第105部分(第1/4 页)
“母亲,您不咳嗽了?!”太史慈惊喜的发现,治疗开始后,母亲就没再咳嗽过。
“不咳嗽了,老身不咳嗽了!”老夫人看着那关切的眼神,略带几分心痛的语气回道。
“主公在上,太史慈愿效犬马之劳!”太史慈也不含糊,直接跪地认主。
“老夫人放心,我绝对不会亏待子义的!”李明将其扶起,然后对老夫人拱手说道。
第39章 私学与兽场
如此陆陆续续过了十多天,周围几个郡也来了不少投靠的人。
李明就有些奇怪,为什么之前不见有人来投靠,如今投靠的人居然有那么多?最终还是荀表告诉了他真相:“且不说早些时候你没有名望,只说至今你都没有一个子嗣,让别人怎么安心投靠于你?”
有传承才能叫做家族,李明之前最多只能算是一个暴发户。一旦没有后裔,那么所有的成就都将烟消云散,有点脑筋的人,谁会投靠一个短命的家族?也就是荀采有孕,他们才愿意‘冒险’投靠,若生出一个男孩,只怕来投靠的人更多!
让李明无语的是,一百个人里面真的只有一个文士,一百个文士里面……咳,还没有一百多个文士来投,十多个里面他都看不到几个文采出众,可以成为幕僚的存在。
“不错了!”戏志才帮忙考校过这十多个文士,“这年头,能安心读书的又有几人?能有那么多书读的又有几个?这十五人年纪不大,还有培养的余地,可以现在小吏的位置上做一段时间,有了功劳再让他们看点书,时间长了,忠诚和文化就上去了。”
说是宽慰,其实也是暗示:会稽郡的郡吏,还没有完全更换完毕!
“和大兄(荀表)商量一下,逐步替换!”李明点了点头,那些郡吏不少都是四大家族的人,用起来的确没有自己的人好用。这十五人难得是有自知之明,虽然没有卖身,却已经认李明为主,以主公称呼。
“喏!”戏志才拱手领命。
“志才,你说如何才能有更多的文士前来投靠?你知道的,我打算逐步渗透各个县城,但手头上的人手不足,这让我很是头痛,总不能都依靠王氏或者荀氏吧?”李明有点头痛的问道,十几个文士只是把郡吏构架了起来,能不能用还要看过才知道。
“主公,求人上门不如自己培养!各个家族都有私学,主公家中藏书丰厚,为何不建立私学,培养一批人才?”戏志才建议道。
“对对,我怎么把这个给忘了!”李明顿时拍案而起,人才当然是自己培养出来的最好,即合心意,用起来也安心。
“主公事务繁忙,忽略也是正常。再说办理私学也不容易,培养周期很长,收益几乎没有,主公之前财政还算紧张,属下也不好建议。”戏志才苦笑道。
在这个时代,私学可是烧钱大户,若非为了培养人才,只怕也没几个人会办私学。比如颍川书院,若非几个世家共同出资,只怕也办不下去。至于之后的水镜山庄,其实也有不少荆州的世家门阀出资,这才办得起来。
戏志才离开之后,李明就找到了荀采说了这件事情,后者拿出账簿,放在李明面前。
“成药作坊虽然已经开始营业,不过还未到分红的时候。酱油作坊也刚刚出货,短期内没办法大量回笼资金。夫君又要关照那些士卒的伙食,家中的资金也只是勉力维持……私学有点过了,不若先办个族学,培养十来个家丁,顺便积累一下办学的经验如何?”荀采指了指账本上的收支情况,对李明说道。
李明看到这上面的支出情况,心中的热血顿时凉了一半。都说穿越者随便发明一些什么东西,就立刻能够赚的盆满钵满的,怎么到他这里开销却不平衡起来了?
最后当然只能同意荀采的建议,私学别指望了,那就办个族学先吧!这个简单,找个房间装修一下,准备五六个沙盆用于书写,准备一两本启蒙读物,然后在家丁里选拔五六个头脑不错,喜欢学习的进来即可。经学老师都有现成的,李明直接把蔡琰拉了壮丁!
前后不过三天,族学就已经可以开课。五六个学子端坐在下首处,专心致志的听着年纪比他们小得多的蔡琰,在上首处授课,生怕漏听一丝半点。知识改变命运,在这个时代可不是开玩笑的。李明把他们从兵丁里面提拔出来的那天起,他们就非常珍惜这个机会!
李明却不可能时刻看着他们,了解一下政务情况之后,就去了会稽山上。事到如今,四大家族的人,也不会把他当成莽夫,双方进行利益妥协之后,政务上已经没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