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1/4 页)
厦骱醚В�滴胰蘸笠欢ɑ岽笥谐鱿ⅰ�
我生性好动,不但利用空闲时间游遍了大匡山的山山岭岭,匡山书院是我常去的地方。而且趁师父去峨眉山云游的机会,到更西面的戴天山拜会了长春观的老道长——长春真人。长春真人和我进行了彻夜长谈,教给我道家始祖老子的《道德经》等典籍,还教了一些采药炼丹,强身固本的知识。就在长春观里,我还结识了在观里修道的两个朋友:一个是吴筠,一个是元丹丘。
从长春观回到大明寺后,我的脑海中深深地留下了道家的思想。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道家的创始人姓李名耳,是我的同姓人,也是李唐王朝的同姓人。道教在当时被奉为国教,李耳还被封为太上玄元皇帝,这些都与李姓皇帝的特别尊崇有关。
六
两年后的春天,我己经17岁了。当我又一次去长春观拜访长春真人时,不料长春真人已外出云游了。于是,我怅然若失;写出了一首五言律诗《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狗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我将这首诗请师父指教,赵蕤读后,十分喜欢。他说:“这首诗意境空灵,描绘了一幅深山的野景,形象十分鲜明,从中可以看出你大有诗才呀。”
我受到了鼓舞,当即有些脸红,问道:“我也是‘绒毛鸭仔初下河’,既是第一次,也更加不知道深浅,哪有什么诗才呀?我想请问师父,写诗有什么窍门吗?”
赵蕤老师想了想,说道:“你的这首诗有不必切题为妙的特点,写得活。但它另有中规中矩的一面,闻狗吠、见桃花写往访而渐近道观;‘时见鹿’、‘不闻钟’,暗示到观而不见道士;野竹分霭,飞泉挂峰,是不见后远眺,也即贾岛‘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意思。就结构而言,是八句体诗的典型格局,就格律看,声韵对仗,一丝不差;至于辞句的鲜丽,也是六朝以来的余风。所以,在长安纯熟的律家看来,‘水声’与‘飞泉’,‘树’与‘松’,‘桃’与‘竹’,‘青’与‘碧’都有语意犯重之嫌,是应当好好修配一下的。但就律法而言,虽然还显得稚嫩,然而却因此而有信手拈来、如风行水上的奇趣,全诗也就有了一种生动的情趣。”
“对于作诗,我就赠你12个字吧。那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拜万人师!’书读得多,从前人所著的典籍中能触类旁通;路行得远,才能体察到社会与民风、民情,不断地汲取诗的素材;而只有拜万人师,才能兼收并蓄、长袖善舞!”
“多谢师父!弟子李白一定把你的教诲铭记在心,身体力行!”
在此期间,我除了几次回家探望父母外,还游历了江油关,凭吊了以死谏天的三国时蜀国的江油太守马逊妻子李氏夫人墓,并仔细考察了邓艾偷渡的阴平小道。更远处,我到了西蜀的北大门——号称“剑阁天下雄”的剑门关。面对千丈峭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我赞叹不已。此外,我还到了西蜀的首府成都,写下了《锦城散花》:
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金窗夹绣户,珠箔悬琼钩。
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
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
一转眼又是三年,我离开大明寺回到青莲乡。一来是因为赵蕤老师云游四方去了,二来是我的爸妈要我早些回去。我已经20岁了,身材高大,浓眉大眼。我经常是一身白衣白裤的装扮,腰间总是悬着那一柄龙泉宝剑。我的诗作《别匡山》和其他几首习作,开始在昌明县流传开来。
晓峰如画碧参差,藤影风摇拂槛垂。
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
望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
莫道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时。
我诗名鹊起,在昌明县中成了个小有名气的人物。昌明的县令崔敬昌,只比我大三几岁,他少年登科,有儒雅风采。他派人到我家中,聘请我到县衙当一名书吏。我本来不想去的,妈妈也不愿意让我刚回到家又离开。还是我的爸爸有主见,他说:“按道理,我们家也不少那一点点俸银。你长大了,翅膀开始长硬了,是应当到社会上去闯荡闯荡了。”
我于是就到县衙里当了一名书吏。日常的工作其实就是抄抄写写,抽空也练练剑、习习文。县衙离我家不远,我常常早出晚归。
农忙时节要犁田,我家的一头牛忙不过来。我一大早就从熟人处借了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