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第2/4 页)
泰主,直接要求他让位给郑王。皇泰主大发了一阵脾气,吓得段达等人汗流浃背。王世充另派人进宫对皇泰主说:“现在天下大乱,需要立长者为国君,等到四方平定后,我再把皇位还给你,我一定会兑现诺言的!”
四月五日,王世充宣称,皇泰主有令,将皇位禅让给郑王。他派哥哥王世恽将皇泰主囚禁在含凉殿,接下来,王世充三次上表向皇泰主表示谦让,拒不接受皇位,皇泰主又三次下诏敦劝王世充一定要接受。这些事情皇泰主一概不知,全是韦节等人用笔杆耍的把戏。
随后,王世充派将领带兵入宫清扫,又派术士用桃木煮汤洒水、用苇草点火熏烟,为禁宫驱除邪气。
四月七日,王世充乘坐法驾,入宫称帝,改年号为“开明”。他立长子王玄应为太子,次子王玄恕为汉王,其余兄弟宗族十九封为王。以苏威为太师,段达为司徒,云定兴为太尉,杨续为纳言,韦节为内史,郑廷页为御史大夫,其余大臣各有封赏。
王世充又令国子助教陆德明做汉王王玄恕的师傅,令王玄恕上陆德明的家门行拜师之礼。陆德明引以为耻,故意服下巴豆散,卧在床上称病不起。王玄恕进门跪在床下,陆德明躺了很久,当着学生的面起床拉痢疾,一直不和王玄恕说一句话。
汉王王玄恕的确没有出息,他偷空便和越王王君度、将军丘怀义、郭士衡带着侍妾、歌妓一道饮酒、赌博,被侍御史张蕴古看见后,向皇帝王世充上章弹劾。王世充大怒,令侍卫拉着王君度和王玄恕两人,一连打了他们几十个耳光,他还觉得不解气,又命将两人引到东上阁,每人打了几十棍。至于丘怀义、郭士衡二位将军,则没有问罪。张蕴古弹劾有功,得到了一百匹绸缎的赏赐,还被提升为太子舍人。
王世充决意改革旧弊,像他的年号显示的那样,建立“开明”政治。他在金銮殿外和玄武门外设置了座位,亲自接受文武百官和士民的奏章。有时候他轻装骑马游历街市,也不派兵清道,民众望见后,闪到道路两旁就可以了。王世充手持缰绳,勒马缓缓前行,对着两旁的民众高声地宣言:“过去天子居住在九重深宫中,下面的事情无法让上面知道。现在我王世充并非为了贪图帝王的宝座,只是为了拯救乱世,我愿像一州刺史那样,亲自处理政务,和士民一道共同讨论朝政,只是担心宫门还不能让大家随便出入,所以我还在宫门外设立了座位,听取汇报。你们应该尽量来向我讲一些你们想说的事情。”在场的民众都很感动。他又下令:在西朝堂接受冤案申述,在东朝堂接受官民的批评建议。于是每天前来上书的又有好几百人,所上文书的内容不胜其繁,怎么看都看不完。几天后,他就不再出宫直接面对民众了。
王世充每次主持朝会,对大臣的态度十分殷勤。所作的训示言词重复,总是嗦嗦,想把千头万绪都点到说清,连侍卫们都听得疲惫不堪,各部奏事之人也累得听不下去。御史大夫苏良向他劝谏道:“陛下说话太多,却没有要领,只要作出大致判断和结论就足够了,何必说得那么细呢!”王世充沉默了好久,也不怪罪苏良的直言,但他生性如此,最终还是改不过来。
礼部尚书裴仁基和左辅大将军裴行俨素有威名,引起了王世充的嫉妒。自从秦琼和程咬金临阵叛逃后,他们父子俩便成了王世充重点怀疑的对象。父子俩心中更加不安,便与尚书左丞宇文儒童、散骑常侍崔德本密谋袭杀王世充和他的党徒,重新尊立皇泰主为帝;他们的密谋不小心被人告发,王世充先行动手,将裴仁基、宇文儒童等夷灭三族。
齐王王世恽对王世充说:“裴仁基、宇文儒童等人谋反,正是因为皇泰主还在的缘故,不如早点把他杀了。”王世充表示同意,便派王世恽的儿子唐王王仁则及家奴梁百年前去毒杀皇泰主。皇泰主向他们恳求道:“请你们再向太尉说一声,依他以往的誓言,不该这样做啊!”梁百年打算回去向王世充求证,他是否曾经这样承诺过绝不杀死皇泰主,但王仁则不准;皇泰主又请求与母亲刘太后诀别,王仁则又不准。皇泰主于是摆设香案,向佛祖行礼,祈求道:“愿从今往后,永远不再出生到帝王之家!”就把毒药喝了下去,一时还是不能死,王仁则和梁百年便上前用丝绢把他活活绞死。
有一位少年,名叫白胡儿,今年十五岁了。他的父亲白有德是安养县乡民。大业年间隋朝官吏横征暴敛,当地赋税超收了二十年,民众穷得卖儿卖女。白有德因为曾经在东都服过兵役,见过世面,就被乡民们推举为领头告状的人。白有德到县衙告状,被县官关了三个月,一气之下,他带着状纸跑到东都,在朝门外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