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2/4 页)
其他大唐将士。
房玄龄和刘文静进城后就忙着接收西秦的图书文档。完毕后,房玄龄又引着西秦的黄门侍郎褚亮前来拜见李世民。李世民久闻褚亮的大名,一见之下便十分喜欢,当场任命他为秦王府文学。
在当晚举行的宴会上,众将官向李世民举杯庆贺胜利,李世民与众人一道连饮三杯。酒后,众人高呼“万岁”,全场一片欢腾。有将领停住筷子,向李世民问道:“刚开始时,秦王您在浅水原一战击破了敌人主力,但敌人的主子还防守着坚固的城池,秦王您又没有攻城器械,却率领轻骑追击,又不等步兵到来,便直接逼近城下。大家都估计这座城池没那么容易攻下,没想到第二天敌人就主动投降了。这究竟是咋回事啊?我们好像赢得稀里糊涂的,不弄个明白,这酒都喝得不快活!”
“是啊,是啊,这究竟是咋回事啊?秦王您给大伙说说吧!”众人应和着,请求李世民回答。
“这是一种连续打击的策略,迫使敌人来不及考虑,来不及调整部署,所以赢得非常快。”李世民用一支筷子比划着说,“宗罗目侯仗着前次打了胜仗,又在高城里养精蓄锐已久,看见我军一直不出战,他心里对我是非常轻视的。等到我军猛然出来应战,他是很高兴的,就出动全部兵力来攻梁实将军和庞玉将军,久攻不下,士卒的体力都消耗得差不多了。这时我军从敌人的背后冲过去,敌人身体发软,完全无法招架,便一散而逃。但是被俘虏的、被杀死的并不多,几乎都跑光了。如果我不赶紧追击敌人,让败兵跑回这里,任由薛仁杲将他们收拢安抚,后面敌人将有可能恢复元气,到那时就不大好对付了。敌人士卒都是陇西人,我军追得很急,他就会朝家乡跑,于是敌人的都城反而空虚了。现在大家都已经知道,敌人在都城仅仅留了一万多人,我军直接追过来围城,他吓得慌,所以立即投降。这些都是我预先谋划、反复推算过的,各位不是都已经看见了吗?”
众将领心服口服,笑到了心坎里,将一杯一杯的烈酒倒进了肚子里,浑身就随着烈酒一道燃烧。李世民看到他们红光满面的样子,也快乐得满面红光。
在随后的几天里,李世民下榜招降那些在高城外被打散的西秦将士,一些靠当兵吃饭的人陆续赶来了,李世民将他们与折城的降兵混编在一起,于是获得了精骑数万。李世民仍令薛仁杲的弟弟薛仁越和宗罗目侯、翟长孙三人担任这支队伍的将领。他和这些将领一道去郊外草原上游猎驰射,有意将后背露在这些将领的刀枪和弓箭下,表示对他们没有丝毫的嫌疑之心。西秦见了,都非常感动。而李世民显露出的精妙箭术和超凡气概,更是令他们钦服不已。
参战的二千突厥骑兵在浅水原之战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现在论功行赏,从李世民那里获得了丰厚的赏赐。他们带着大批战利品以及大唐送给始毕可汗的数十车珍宝,兴高采烈地起身返程。
这些事完结后,李世民便率大军向长安进发。走到豳州地面,迎面遇到了皇帝李渊派来的使者,与使者同行的还有一位特殊的人物:原瓦岗军主帅李密。李密刚从东部赶到长安归降大唐没几天,便被皇帝李渊派来慰劳秦王李世民。显然,李渊要用胜利之师给昔日争雄天下的对手来一个下马威。
使者向李世民转述皇帝李渊的话说:“薛举父子杀死了我大唐多少士卒,一定要将他们的部下全部诛杀,来抚慰冤魂。”
李世民听了,沉吟不语。
一旁的李密劝道:“薛举虐杀无辜之人,这正是他灭亡的原因,皇上又何必怨恨呢?对于已经归附的民众,不能不厚加抚慰啊。”
李世民点头表示同意。他决定将李密的意见向父皇转达,并将复仇一事交给父皇自行处理。对于当面这位身材矮小、眼睛却熠熠闪亮的中年人,他的心里充满了尊敬。从几句简单的建议中,他就明白了李密为何能名扬四海、威震一时。
李密几天前见过李渊,言谈间充满了骄傲,他没能从李渊平易近人的风格中读出更深的意味;现在见了李世民从善如流、英姿勃发的举止,他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动。“秦王真是天下英物啊!”他私下里对殷开山说道,“不如此,怎么能够平定祸乱呢!”
十一月二十二日,秦王李世民回到长安,他把李密的建议和自己的考虑告诉了父皇李渊,李渊接受了两人的意见,只将西秦皇帝薛仁杲在街市中斩杀,将对投降的唐军实施大屠杀的主谋仵士政扑杀,将张贵腰斩,将薛仁越削职为民,其余人如宗罗目侯、翟长孙等,则全部予以赦免,让他们继续担任军职。受到西秦迫害的烈士刘感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