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页)
趣横生的独白,篇幅不太长、也不太短,节奏明快、有板有眼,这实际上是一首首底气十足的男高音咏叹调,配乐演唱必定声若洪钟、杀气腾腾——巴别尔的黑帮故事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犹太人作词谱曲演唱的歌剧,他不但让犹太人第一次成为俄语小说的主人翁,而且让他成为歌剧中盛装出行的主角儿。
1921年,毕生的阅历与志气在巴别尔胸中回荡,他放声高歌,唱出了对敖德萨的一曲挽歌。他在敖德萨废墟上抚今追昔,因为深知专制的恐怖,于是瞒天过海,塑造出一个表面热衷于暴力,但绝不随便杀人,若错杀则必偿命,并对无依无靠的人不乏仁慈之心的地下政府。巴别尔是在冒死批判地上的苛政。国王别尼亚·克里克纵横不羁的歌声仿佛压境春雷,让世世代代没有面孔、不能发声的犹太人起死回生,他用洪亮的歌喉为那些牺牲品鸣冤叫屈,以其盗亦有道审判了滥杀无辜。
《敖德萨故事》打开了通往《骑兵军》的语言之门。在后者中,语言更绚烂,曲调更激越,与残酷现实的反差更大,也最终招致了杀身之祸。《敖德萨故事》中黑帮的下场也预言了巴别尔自己的命运,他于1939年5月15日被苏联秘密警察逮捕,手稿全被没收,从此下落不明。在最后的关头,俄国人仍将他当成一个外人,他的罪名是无中生有的法奥间谍罪。他于1940年1月27日被枪决,终年四十六岁。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王天兵:到敖德萨去找巴别尔(6)
巴别尔一生正如一部长篇史诗。他果真像自己在二十一岁时所预言的那样,用灿烂夺目、耳目一新的语言征服了俄国文学。他于1937年发表的最后一篇童年故事,也是最后一篇敖德萨故事——《德·葛拉索》,则正如这部大书的收尾,概括了他全部的艺术追求。其中,德·葛拉索用充满爆发力的表演证明了高贵的激情喷发比任何有理有节的规矩都更公正。这甚至感染了倒卖戏票的黄牛和他粗俗的妻子,在她痛哭流涕的要求下,他竟然退还了他霸占的小主人公的金表——这其实是巴别尔的一封公开信,他希望艺术的伟力能同样感动斯大林,他仿佛在说:我只有一个请求,还给我时间,让我完成我最后的作品。
。。
敖德萨故事 目录
1 到敖德萨去找巴别尔
——中译本序言 王天兵
1 敖德萨
敖德萨故事
13 国王
23 带引号的公正
30 哥萨克小娘子
39 父亲
51 日薄西山
64 此人是怎样在敖德萨起家的
77 养老院的末日
91 弗罗伊姆·格拉奇
公牛的眼睛
101 巴格拉特-奥格雷和他的公牛的眼睛
104 耶稣作的孽
111 我的第一笔稿费
我的鸽子窝的历史
125 童年·与祖母相处的日子
133 我的鸽子窝的历史
147 初恋
157 醒悟
170 在地下室里
183 德·葛拉索
190 吉·德·莫泊桑
203 线与色
208 路
220 “伊凡和玛丽娅号”
235 卡尔-杨克利
246 跋
253 巴别尔相关著作书影及其他
271 巴别尔影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敖德萨(1)
敖德萨是个人欲横流的城市。这是尽人皆知的。那里不兴说“巨大差别”,而代之以“差别之两端”或“那边和这边”这种说法。纵然如此,我认为有关俄罗斯帝国这座举足轻重的迷人城市还是有许多赞辞可以加之其身的。这座城市是了不起的,居住在这座城市里,生活轻松,光明。其一半市民为犹太人,而犹太人是一种能把不少非常简单的东西牢记于心的民族。他们结婚是为了不致孤单,他们酷爱钻研是为了流芳百世,他们积存钱财是为了置宅,送给妻子卡拉库尔羊羔皮袄,他们看重传宗接代,因而钟爱子女被视为人父人母不可或缺的美德。省长们和各种通令把敖德萨可怜的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