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1/4 页)
赞成两岸对话、台湾和大陆的分歧应和平解决”列为对台政策的三个支柱,不久以后又将这三个支柱明确定为“不支持‘###’,不支持台湾加入以国家为成员的国际组织,不支持‘###’或‘###’”。“两国论”在国际间被认为是“刺刀边缘政策”,同样也给亚太地区和平带来了威胁。不过,李登辉戴着“两国论”牌的“麻烦制造者”帽子,不仅未有所收敛,反而上蹿下跳,还咬牙切齿地叫嚣“愈闹愈好”,分明是对岛内民众顺应世界潮流、建立良好的国际环境民意的最大嘲弄。
面对“两国论”引起的巨大政治风波,国民党内并不平静。在李登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淫威下,只要想留在党内的人当然不敢公开反对,看着李登辉为所欲为。在1999年8月28日召开的国民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竟然把“两国论”纳入《政治任务提示案》,声称要把“两国论”作为国民党今后的工作纲领之一。
李登辉提出“两国论”,在台湾前途上是为了突破一个中国原则,在两岸关系上是为了阻挠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在对外关系上是为了图谋“国际法人资格”,在个人理想上是为了表明他的分裂心迹。他还有一个目的,是为了最后击垮国民党的理论基础,以触发和推动国民党的最大最关键的一次分裂。这从李登辉下台后发表的几本回忆录中可以看出来。
在2000年3月举行的台湾地区领导人换届选举的关键时刻,面对民进党候选人###咄咄逼人的攻势,国民党内的反“###”力量希望能够在李登辉退休的同时,由国民党继续掌握政权。他们认为当时的实际政治态势是,只要国民党各派力量团结起来,尤其是已经游离于党外的宋楚瑜和代表国民党参选的“副总统”连战携手合作,绝对能够战胜###。
李登辉的小算盘很清楚,他看到了这种威胁。他的既定方针是要让国民党下野,让位于既是“本省”出生、又主张“###”的民进党,让位于虽说善变善骗但在主张“###”没有改变的###。要达到这一目标,要让国民党彻底烂下去,削弱国民党的实力,保证###当选。
如何削弱国民党?李登辉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一是使用组织手段。面对党内出现的组成“连宋配”的强烈要求于不顾,坚持连战和“行政院长”萧万长组合参选,彻底逼走宋楚瑜。二是提出赤裸裸的“两国论”,引发党内政治理念上的大混乱,把一大批本来对李登辉违反一个中国原则的言行不满、但留在党内准备借“总统”选举趁机支持连战的党员和支持群体,逼向反对“两国论”的宋楚瑜阵营,以减少连战的可能得到的选票,减少对###的威胁。在李登辉的一手策划下,国民党在选举中出现分裂,并最终失去执政权。
鼓吹“两国论”(2)
国民党下野后,李登辉也被迫离开国民党,但他没有停止宣扬“两国论”、打压反“###”力量的活动,“###”成为他的最高政治理想,成为他的生存基本要素。他本人和“台湾团结联盟(台联党)”在岛内兴风作浪,胡作非为,推出一个又一个“###”提案,极力配合“顽固###”的分裂活动。
李登辉顽固坚持“两国论”,反对一个中国原则,否认“九二共识”;全力推动“台湾正名运动”,图谋“废除中华民国国号”,使用“台湾共和国国号”,这是继续推动“###”的新着力点。在###公开抛出“一边一国论”时,李登辉站在为之辩护的前列。
民进党和###为了扩大支持阵营,拉拢和分化泛蓝阵营,对“###”进行伪装,推进“渐进式###”。李登辉惟恐“###”被人遗忘,高举“急独”旗帜和充当“急独”打手。这样既可以让“急独”不断发声,又能因其“急独”言行而减轻对“渐进式###”的压力,创造出“渐进式###”的“独味”似乎已经减少的环境,掩护“淡化、伪装###”向前推展。
李登辉继续反对两岸“三通”,反对松绑“戒急用忍”。他声称开放“三通”会危害到“对国家主权的认同”,威胁到台湾的“政治安全”和“经济发展”。他危言耸听地称,台商投资大陆是“掏空了台湾经济”,造成台湾的“经济黑洞”,投资大陆的台商到时“哭哭啼啼回台湾”的时候就来不及了。李登辉还策动台联党上街示威,反对开放高端半导体产业项目投资大陆。可以说,李登辉和台联党已经成为“三通”的直接阻力。
李登辉还与台联党不断挑起族群矛盾和统独冲突。为扩大台联党的社会和政治基础,李登辉故伎重演,利用岛内存在的统独和族群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