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2/4 页)
妹去放风筝。”
子轩一走,乐儿就倒在我怀里哭了起来,我忙搂着她:“怎么啦?驸马欺负你了?”
乐儿摇头,我急了:“那是怎么啦?快讲给母后听,别让我着急!”
“今天是我娘的忌日,我想去冷宫拜祭我娘,我怕父皇不允。”乐儿抽泣着说。
“怎么会不允呢?这是乐儿的一片孝心。母后做主同意了。叫几个人陪着你去。不然我不放心。”
“不用了,驸马在殿外等我呢!我们去去就回。”乐儿起身说。
刘晴在冷宫的第二年就死了。子轩让刘家把她的尸身接出宫去下葬,可是他一直不准乐儿去拜祭刘晴,乐儿也不敢违旨。每年只是在刘晴忌日里在冷宫祭拜。我也劝过子轩几回,可子轩说不愿意乐儿跟刘家的人多接触,说那家人心机太深,怕乐儿被他们利用。我也不懂他朝堂上的事,也只有随他。
今年是太后六十大寿。这次寿诞宴有些特别,太后也特别期待,一是因为按照我的提议,宫里今年举办的寿筵是南齐朝前所未闻的自助形式的酒会;二是十年未回京都的瑞亲王终于应皇上的宣诏回京述职,仍兼昭武将军。
听说这十年子墨把狄夷治理得相当不错。从我得到的消息来看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子墨都过得相当不错。到狄夷不久,罗莺就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两年后子墨迎娶了当地头人的女儿嘉维为侧妃,这个嘉维是太后娘家的远方外甥女,说起来也算是子墨的远方表妹。听说这个嘉维侧妃十分得子墨的宠爱,不久前刚刚为子墨生下次子。
另外五年前,孟越作为附属臣国继阿丽莎之后又送来孟越王的义女-阿丽莎的亲妹妹阿依达公主前来联姻。
子轩在宴会厅当着我与众大臣在面对孟越王说:“王爷有所不知,朕的后宫其实很小,只能容下皇后及朕两个人居住。这阿依达公主如果住进来朕就只有睡露天了。不过联姻还是不错的主意,等朕看看族中可有合适的人选。”
把孟越王弄得一愣一愣的。低下的大臣都听懂了,皇上是怕皇后因为他纳妃把他赶出去呢!弄得后来满朝大臣都知道皇上惧内。事后我骂他坏我名声,他却坏坏地笑道:“你的名声不坏,那我就只有纳妃了,你肯吗?”
没想到过了几天,子墨来奏折主动要求迎娶阿依达,子轩大喜,立刻宣布将阿依达公主赐于皇弟为正妃,与原正妃罗莺不分大小。据说,子墨待阿依达也是疼爱有加!
第五十八章 尾声2
自助酒会开始了,我在请柬上已经明确注明今日不必穿朝服,只要穿便服即可。因此所有的来宾都是身著便装,一副轻松打扮。我与子轩是一身金黄|色的袍子上面镶嵌着银色丝线,子轩头戴金冠,衬得他既威严又帅气,我们带领孩子们给太后行过礼后,正周旋在诸大臣中间,远远地就看见子墨朝我们走来。
今日他身著一身浅藕色的袍子,头戴一顶银冠,十年不见他已经由一个温文而雅的青年长成了一个成熟的男子,浑身上下散发着成熟男子的魅力。他的身后跟着的是三名女子,其中一位我认识就是子墨的正妃罗莺。罗莺身边跟着一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其它的两位,一位娇俏迷人手里还抱着一个似乎才满月不久的小婴儿,我知道她就是嘉维侧妃了;不用说另一位一定是阿依达了,虽然她已有六个多月的身孕,可仍然掩不住她那清丽脱俗的容颜,她身边还跟着个二岁左右的小女孩。放眼全场子墨的这二位女眷,都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美人。
子墨与他的三位王妃一见我们赶忙行君臣大礼,子轩一把托起他说:“这些年辛苦三弟了。”然后他们兄弟就自顾自地走开了。
我笑着朝罗莺走去:“弟妹,好久不见,你倒是一点没变。”
罗莺扭着微微有些发福的腰肢轻笑道:“老了!倒是娘娘真的一点也没变,反而越来越漂亮了。“
说着她就向我引见她身边的两位女子,阿依达王妃、嘉维侧妃、阿依达与嘉维赶忙给我行礼,我一把拉起她们,见到阿依达正呆呆地望着我。我知道她一定是想起了她姐姐阿丽莎。我也仔细地打量着阿依达,虽然她没有她姐姐那么美,可那眉眼中也依稀有她姐姐的影子。
一旁的罗莺望着我与阿依达暧昧地笑了起来,我不知道她是不是想起了阿依达刚刚进贡时子轩当时的一番话。
想到这儿我有些不好意思,故意问起孩子们的事,罗莺介绍身边的男孩:“这是我儿子。今年10岁,阿依达妹妹生了二个女儿,今年分别是4岁、2岁。她身边带着的就是2岁的六郡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