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第2/4 页)
的是金首志本人,服药至第五天,他挥臂扫落了儿子手中汤碗,叮叮当当的碎碗声响过之后,拒绝用药且粒米不粘。没有什么可留给儿女的东西,他决意不再拖累儿女。金首志不再打翻碗筷,而是紧咬牙关,铁了心肠绝食,任凭饥肠辘辘,云里雾里地飘浮。赵金氏来劝,荆容翔父子和连老板也来劝,大家都口口声声说你不吃饭怎么行?饿到七八天的时候,人瘦得皮包骨,从此不再有屎尿出现。
恍惚间,金首志感觉一瓣一瓣的花瓣飘零,落到脸上,像细腻的手指在触摸肌肤,那么轻柔那么曼妙。昏迷中,他想起来了苗兰,还有严秀姑、胡秋月,她们是那样的爱他啊,可他呢?意念里,五彩缤纷的花朵自天而降,是透彻骨髓的美好,晶亮亮的闪亮,这是烂漫的花雨啊。到了这个时候,最惦记的还是孩子。铁媛去赵家大院住,金氏不想叫孩子担惊受怕,而金首志一睁开眼就努力寻找,想见到宝贝女儿。铁媛天天都来,站在身边或坐在炕上和他说话,摸他的面颊他的鬓发,金首志的神情会轻松些。这天儿子喂饭,他照旧闭口不吃,正好铁媛回家,就接过碗喂父亲,自己吃一口喂爹一口,金首志僵硬的面容有了笑意,居然张口吃了几下。但这是绝无仅有的一次,此后铁媛再来喂饭,他不再开口,就连水也不喝了。
荆子端也颤巍巍地来看他,立在炕前沉思。金首志心里清楚,用眼神向老先生投去谢意。老先生一言不发地看着他,来作永久的告别。事已至此,程先生束手无策,对金氏摇头道:“这人忒刚强。”
金首志隐约听见屋檐上的风声,他在想象着柳津河水,夹杂着冰凌涌起涓涓细波,腾起了清冽的寒意。金首志抬手指指窗外,大家赶紧说:啊,下雪了,春天的雪啊。清亮的雪光透过玻璃,在他脸上叠印成淡淡的光晕,使他的表情异常沉稳,看上去整个就是一场梦:一个无可奈何的梦,无法金戈铁马的旧梦,无力指点江山的残梦。他闭上眼睛,嘴角微微上翘,现出催人心魄的宁静。赵金氏用湿手巾擦拭他的脸,他睁开眼,目光空空地向上望去,似有无限的凉意。
农历二月二十五这天,金首志彻底不行了。赵前和荆容翔等人给穿好了装老衣服,可金首志却久久不咽气。死别之际,赵前也哽咽了,大声地说:“兄弟,你有话就交代吧!”回应的惟有微弱的出气声。铁媛立在父亲身旁,除了痛哭还是痛哭。赵前郑重向濒死者表态:“你放心好了,两个孩子我管,铁媛就是我的老姑娘!”铁磊到底是男孩子,他伸手握住父亲冰凉的手臂,做出了毕生的承诺:“爹,我就是喝凉水,也不能亏了老妹!”
赵金氏说,她弟弟死得太好了,死得恰倒好处,他的身世太复杂了,不然的话定要牵连别人。她开导铁磊兄妹道:“死了就死了吧,省得拖累你们!”赵前十分赞同女人的说法,认为舞枪弄棒的人终老于床,绝对是善终,是天赐的福分。
赵金氏并不悲痛,亲手入殓了弟弟,一滴眼泪也没掉。当铁钉砸进棺材盖时,她只是幽幽地叹了口气。赵前也跟着长长地出了口气,轻轻地,大有解脱了的意味。女人听得清楚,心里明白,这同样的一呼一吸是什么含义。赵前最怕的人走了,但是害怕的感觉没走,他感觉到有双不瞑的眼睛在紧紧地盯住他。人生有许多后悔的事情,堂堂的赵财东后悔也不说,悔意变成了积极的态度和实际操办,所以金首志的丧事并不难看,请阴阳先生扎纸马送灯报庙一样不少,场面完全说得过去。场面归场面,为金首志哭灵的女人只有一个。乔小脚闻讯而来,还是一身蓝士林衣裳,依旧浆烫得有棱有角。乔小脚拍着棺材富大哥啊富大哥地叫着,哭得悲悲切切,顷刻间铁磊对乔小脚的态度有了改变,一切为时已晚。金首志葬在父母的墓地里了,背靠着那株无语的青松。儿子流浪了一生之后,最终与父母长久厮守了。
天底下,最想念金首志的还是女儿,铁媛天天夜里哭醒,人也病恹恹的,发烧咳嗽不止。没爹没妈的孩子太悲惨了,不由人不动隐恻之心,赵金氏整天陪着她,哄啊劝啊讲故事啊,拍着她哽咽入睡。铁媛的身体糟透了,三天两头去养生堂抓药。金氏愁得没缝,就对丈夫说:“这丫头,这身子。谁知道葫芦架上的花,将来结的是成葫芦还是瘪葫芦?”
赵前说:“别管成葫芦瘪葫芦,当自己闺女养吧。”金首志的去世,赵前对铁磊、铁媛一下子亲近了许多,一则看他们可怜,二者他有推不掉的责任。赵家的确今不如昔了,烦心事仍层出不穷,男主人老是认为吃闲饭的人太多。一见到未出阁的赵金菊就心慌,又不知说什么好。
第三十四章(3)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