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页)
用?走在街上,我们都会看到广告牌上写着“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但是,大部分人都偷税,没办法,你抓不到,这是谁的问题?是人们的道德感不强?不会吧。如果制定了相应的机制,让人没法偷税,还用教育吗?那样的话,大家全是合法纳税的人,在美国偷税是多么难的一件事情啊!所以,你在美国街头看不到“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这样的标语。
有时候,我们的税务局甚至会找人谈话,有用吗?“信封”在中国是什么概念?每一个信封的后面都有偷税的故事。
因此,如果机制做不到,抱怨也没有用。
中国人集体缺德吗?不是,是机制没做到——你没有一种很好的机制,让所有人都不缺德;但是,能不能成为最优秀的人,那咱们再说。
现场零距离2
三、世界的媒体,还是媒体的世界?
沉:蓦然回首,世人发现而今自己正无时无刻不置身在一个媒体全球化时代,在这样一个既是千载难逢同时显然又是难以摆脱的时代,应以怎样的精神和人格去面对它,才是一种科学而又理性的选择?
白:首先,我不太同意“媒体全球化”这样一个概念。
虽然,在技术的角度,媒体的确是全球化了,我曾经也说过,不论是美国、英国,还是中国、日本,从媒体角度来说,基本准则与基本运行60%-70%左右是大致一样的。就像你在奥运会上跑110米栏,不会因为你来自中国或者美国就可以采取不同的技术,一样是10个栏,一样是110米,一样要听发令枪,但是,接下来就会有很多不同。
我觉得恰恰是在被称之为媒体全球化的过程中,一方面有一些基本准则、技术,这些在不断趋同,的确在发生着资本全球化的流动趋势;但另一方面,每一个国家恰恰是在自己媒体的民族特性方面和本国利益方面,却是强调得越来越重,表现得越来越不一样了。就是说,它的渗透是越来越强了,同时,它的个性也是越来越强了。
所以,我从来没有说过,也没有想过,要去大量借鉴国外在媒体方面最发达的做法。——你怎么可能完全照搬呢?每样东西都应该要有一个中国化的过程。
就国际媒体的现状而言,国与国之间是存在很大差异性的,法国的媒体跟美国的媒体就非常不同,日本的媒体跟英国的媒体也非常不同。在美国,全部都是商业性的媒体,但是,像英国的BBC,日本的NHK,却完全是由国家养着的,连广告都没有,这一点连中国都做不到,可见,每个国家都有其非常与众不同之处。
故此,我觉得虽然全球化技术的因素在导致更多限制的减少,但是,在实质性内容方面,恐怕不可能拥有真正的全球化。
四、常常也同时甚至作为皮影戏式的世界媒体
沉:您刚才谈到了BBC,那么,像这样一个一直在致力于追求独立、公正与透明之理念的一流西方媒体,当今它真的能够如愿吗?2004年,因伊战而使BBC一度遭受重创的事件②说明了什么?今天西方的媒体是越来越趋向于自由了呢,还是恰恰相反?
白:显然,在“9·11”事件之后,美国的国家意志对其媒体的管理比过去更严格了。而同时,BBC也同样出现了类似的问题,虽然它其实是一直在和英国政府唱反调的,而这又是因为,它有一个准则——越是政府给我钱,我越要站在它的对立面;否则,公众就更加不相信我。
一直以来,布莱尔与BBC常常是有很大冲突的,但也正是他才把国外资本和商业电视台的模式引进到了英国,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就像我们初中学过的一个数字,叫做“无穷大”,或者说无穷靠近它。比如,黄金的含量永远是,或者,或者,而不可能是100%,那么,客观、民主、自由等所有这些理念,在各个国家,有谁敢拍着胸脯说,它有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客观、民主、自由呢?——没有。只不过,拨动这只“自由”之手的,要么是有形的,要么是无形的,仅此而已,做得好的,就是更加无形。比如,在美国轰炸南联盟的时候,你见过有一家美国媒体跟政府唱反调的吗?——没有。
当涉及国家利益的时候,美国媒体是非常团结统一的。但是,到了国内问题,就会有不同的声音出现了。这跟美国的民主政体有关。在美国有执政党和在野党,二者相互竞争,而媒体又依附在不同的利益集团后面。
从另一角度来看,经济对媒体也有非常大的影响,过去,中国体会不到这一点,我们看到的仅仅是政治这只手在直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