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3/4 页)
,这个词经过演变,在今天北面一些话里保留了部分词义,叫作“扑面”。。。”
“张巧嘴,讲重点,讲重点,别给爷跑了边(偏题的意思)…。”一个银裸子被掷到张巧嘴桌前的簸箩里,那个觉罗氏的红带子粗人又一次嚷嚷。
“好的来,这位爷,您别心急,小老儿下面就给你讲…。。”
这边,张巧嘴齐声拱手致歉,安抚着那个粗鲁的觉罗氏红带子,而在张巧嘴开讲之后,满楼的听书人也开始低声交流起来。
“四哥,这张巧嘴说得扑卖,是那《宋史·赵开传》:“浚锐意兴复,委任不疑,于是大变酒法,自成都始。先罢公使卖供给酒,即旧扑买坊场所置隔槽,设官主之,曲与酿具官悉自买,听酿户各以米赴官场自酿,凡一石米输三千,并头子杂用等二十二。其酿之多寡,惟钱是视,不限数也。这个里面说得扑卖的意思吗?”经过康熙一百二十遍教育的洗礼,那个阿哥也不会是哪不通文墨的草包。胤祥对历史有些研究,是以,听到张巧嘴说得扑卖,胤祥立马在记忆之中找到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言论。
“嗯,这个王露知晓不少,你和他谈论。”胤禛只是点头回应,具体解释,胤禛给今日随他而来的邬思道使了个眼色。关于拍卖,引猜到扑买,关于这个他早已知晓的话题,他曾和王露做过讨论。
“十三爷博学,此扑卖正是这宋史里说的扑卖,其实,在《续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七金皇统七年:“帝谕宰执曰:临安居民皆汲西湖,近来为人扑买伦(作)田,种菱藕之类,沃以粪秽,岂得为便?况诸库引以造酒,用于祭祀,尤非所宜,可禁止之。还有那《元史·耶律楚材传》:“富人刘忽笃马、涉猎发丁、刘廷玉等以银一百四十万两扑买天下课税,宋·孟元老等《东京梦华录》卷三、卷七之中都有关于扑买的记载,这扑买一词可是来源有序,流传甚广…。!”接到胤禛的眼色,双目深藏睿智,似有无限神光,即使身有残疾,也不见落拓自卑,只有那潇洒儒雅大方之态的王露拱手,先是赞了一句胤祥,紧接着对胤祥的话作了补充说明。
“那扑买和拍卖这两个字有什么关联?”胤祥同样有些心急,既然这个四哥赞过博学,他也亲自验证过的邬先生知之甚详,那他们的关联,他是不是也知道?
“呵呵,十三爷,不要心急,诺,下面的说书先生有开讲了,王露有四爷恩赏,不愁吃喝,可不能抢了那位老先生的差事!”淡淡的笑了一下,一袭浅色麻衣,一派儒雅之色,颇有魏晋遗风的邬思道一手捋须,一手向楼下指去。他这一桌,同胤禛几人坐的席位几近平行,也是靠着栏杆,同样可以清晰的看见下面的动静。
“各位客官,小老儿继续开讲,讲得好,您们高兴给个打赏喝茶钱,讲不好,你们也别生气,小老儿尽心尽力。”再次拱了拱手,张巧嘴继续道;“小老儿刚才讲那扑买就是为了引出拍卖,扑买”、“扑卖”的词语流传了下来。到今天,北面使用的“扑面”,似更接近古代的“扑卖”。在民间,它们的词义只剩下了“加倍”,它们的读音也走了样儿了。。。”
第五十章 拍卖
“想到扑卖的意思是加倍,各位也能隐隐猜测出拍卖的意义了吧。没错,小老儿也是刚知道,这拍卖就是也称竞买,商业中的一种买卖方式,卖方把商品卖给出价最高的人。以委托寄售为业的商行当众出卖寄售的货物,由许多顾客出价争购,到没有人再出更高一些的价时,就拍板,表示成交,是以故称拍卖。拍卖行,顾名思义,就是拍卖东西的行当。”
“切,爷还以为是什么稀奇的玩意儿,原来是多花钱的玩意儿,那好好的东西,爷为什么要花双倍的价钱买下?…。。”这回,不止那个粗鲁的红带子叫嚷,一众听客也嗡嗡的谈论了起来,颇有些失望的感觉。
这不,楼上那几桌,除了事先知道拍卖何意的胤禛,和大致猜测到拍卖何意的四爷府所属,其他人的脸上都挂上了白白期待的失望之色。
“呵呵,各位可别心急,这大伙都不是傻子,不可能明知不合理还去干这行当?扶柳庄园的生意可是从没让大家失望,这一次当然也不会。诸位且静一静听小老儿继续往下讲一讲拍卖行的规矩。”拍了下镇木,让满楼的讨论声稍稍惊了下来一些,张巧嘴复又开说。
“扶柳拍卖行定下数条拍卖规矩,凡拍卖表现为只有一个卖主(通常由拍卖机构充任)而有许多可能的买主,从而得以具备使后者相互之间能就其欲购的拍卖物品展开价格竞争的条件。”
“凡拍卖皆非卖主对拍卖物品固定标价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