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杨雨纳兰心事有谁知 > 第五十回:狂妄自大不听劝 张浚恐慌失富平

第五十回:狂妄自大不听劝 张浚恐慌失富平(第1/4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江澄一世唤长安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铁血大将军王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在综漫世界登录主神空间袁燕这个开局有点惨啊!这个王朝叫大兴化龙:从火影世界开始北宋帝国兴亡史综影视之魅魔在小世界搅风弄雨奥特:开局被奥王赐宝十万大山:1840海贼王之天龙人的荣耀四合院:大力出奇迹被合金吕布捅死的我穿越星魂将同时穿越:我的九十九个分身阿斗:我为建文大帝大明仙师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建炎四年(1130年)七月,金太宗完颜晟(完颜吴乞买),因皇侄完颜宗弼渡江攻宋受挫,暂时放弃再度遣军直趋江浙攻灭南宋的企图。根据左副元帅完颜宗翰的建议,在中原扶植刘豫建立伪齐政权,让其接管淮东、淮西和京西三个攻宋战场,建立同南宋之间的缓冲地带。同时为解除南宋对其占有的河东地区的威胁,决心先攻取陕西地区,遂将攻宋主要方向由东南转移至西北,以右副元帅完颜宗辅替代陕西都统完颜娄室为攻陕主帅,同时将由江南退至六合(今属江苏)地区的宗弼军西调洛阳(今属河南),企图先攻陕西,尔后入川东下,迂回灭宋。

在金军追击下由扬州辗转至越州(今浙江绍兴)的宋帝赵构,由于不知金朝改变攻宋方略,在宗弼军西调后,淮南仅有监军完颜昌所率金军,犹恐金军再度秋高南下,遂命知枢密院事兼川陕宣抚处置使张浚在陕西发动攻势,以牵制淮南金军,使其不能集兵南下。

张浚不是元帅之才。这时他急于建功立业,转守为攻。他选将治兵,调整部署,自献黄金万两,预借川陕地区五年民赋,集中大量粮草钱帛,以供军需,决心大举反攻,准备先分兵攻取同州、麟州、延州(今陕西大荔、富县、延安),然后与金军决战。

话说张浚在来到四川、陕西之前,宋帝赵构就叮咛张浚休养生息、加强备战,三年之后再用师进取。这时金左监军完颜昌与宗弼都在淮东,他们准备乘着秋高马肥之际再南下侵略,而张浚也准备分兵几路去拦截他们。

张浚就召集诸将商议,都统制、威武大将军、宣州观察使曲端说:“我们关中平原广野,敌人骑兵便于冲突,而我军还没有实战训练,而且金人最近取得了许多胜利,士气正旺,我们现在还难以与他们争锋。不如加紧训兵秣马,严防死守,保疆守城,等过上十年积蓄、十年强大之后再与他们决战。”张浚坚决不听。

后来张浚听信谣言,认为曲端不听指挥,玩寇自重,就派遣本司主管机宜文字张彬以补充招填楚军为名,前往渭州伺察曲端的意图。张彬来到渭州见到曲端,问他说:“曲公曾经担心诸路兵不得整合在一起,担心财物不足难以成大事。而今张公前来了,军队士兵整合了,金钱财物也准备充分了。现在金人大元帅洛索孤军深入到了我们的境内,我们应当配合其他诸路将领一起攻打金人应该不会很难。而您今天错失良机不去攻击敌人,若果金人大元帅尼玛哈再带领大兵而来,那该怎么办呢?”

曲端说:“那不尽然。兵法上说,遇到战事应当先比较彼此长短优劣,先看自己有什么敌人不能战胜的地方,再考虑有什么能战胜敌人的地方。今天敌人可胜的地方,只有洛索孤军一事;他们的士兵战技熟悉,士气甚锐,列阵布势非常熟悉,与他们以前并没有异样。而我们不可胜的,也只有整合的五路之兵一项事情;但是朝廷为了控制军权,频繁调动将领,导致将帅移易,士兵也不经常进行训练,兵将之间也未尝相识。我们现在的对敌状况,也与以前没有什么大的不同。所以,双方战事结果以前已经反复验证了的。如果现在轻举妄动,稍不如意就会重蹈覆辙,那时虽然有智慧超群的人赶来救援,也无济于事了。况且,自金敌南侵以来,他们并不携带粮食,而是抢劫我们的粮食,这样他们轻骑出动,长途奔袭,去来自如,而我们行动缓慢,自救不暇,这样我们反而变主动成被动了;他们反而变被动为主动了。现今应当改变以前的做法,抓紧时间精练士卒,按兵据险,使我常有不可胜之势,然后徐徐派出一部分将士,对他们进行骚扰袭击,只要出兵,就肯定会有所获。他们经常说关中是陆海,物产非常丰富。如果他们在这里春天不得耕种,秋季不得收获,那肯定就会去河东抢劫粮食,这样,我们就主动了,他们就被动了。长此以往,不出一二年,他们必定自困而毙,我们乘机袭击他们,就可以一举歼灭他们。”张彬就把曲端的答复告诉了张浚。

张浚非常气愤,就上奏朝廷说,“当初吴玠镇守彭原,请求曲端去支援,曲端认为吴玠前军已败,只有长武可以作为险阻抵挡敌军,因此就没有派人去支援,结果导致吴玠大败。”于是他就以此为理由,上报罢免了曲端的兵权,把他责授为海州团练副使、万州安置;把统制官张中孚、李彦琪诸州羁管。任命吴玠权永兴军路经略司公事,这样他就夺取了永兴军的军政大权。

但是曲端在陕西威望很高,陕西人倚靠曲端很重,他被贬职后,陕西民众不满、军情不悦,人心更加涣散了。

干办公事、朝请郎杨晟惇也一再反复

目录
天地奕岩王帝君在异世界也要努力退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