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回:权力倾扎挤李纲 单刀赴会擒元凶(第1/5 页)
上回说到,李纲因为极力主张北上抗战恢复江山,被黄潜善等人一再排挤,最后被免职,而且连累了一大批人。朝廷大臣看到这里,都纷纷对李纲避而远之,害怕引火烧身。高忠义看到这种现象,就专程去江苏无锡看望李纲。
李纲听侍从说有朝廷大臣来看他,根本不相信,也不愿意见人。高忠义给李纲的侍从说道:“请去禀告李相公,就说散官高忠义来看望他了。”
李纲一听是高忠义,连忙整理仪容,赶紧说道“快请快请。”
高忠义猛地一看,只见李纲虽然年龄不大,却几乎在一夜之间满头白发,面容憔悴,几乎认不出来。
高忠义连忙叫道:“李相公,别来无恙啊。”
李纲说道:“高学士怎么敢来呢?许多朝臣躲我犹如躲瘟疫呢。”
高忠义说道:“这是哪里话。只不过是一些权贵排挤你而已,广大民众还是非常喜欢你的。况且我是一个散官,白衣吏职而已,无官一身轻,自然是要来看李相公的。”
李纲听到这里,早已老泪纵横、涕泪交加。他连忙安排人准备两个小菜,和高忠义畅谈起来。
李纲说道:“看来贤弟进入仕途较早,对官场黑暗腐败比我体会的深。当初没有听从你的建议急流勇退,只知道一味进取,害了我自己,也害了别人。真是罪有应得啊!”
高忠义说道:“兄长也不必自责。自古以来就有君子小人之分,因此也就有了朋党之争,这是很正常的。如果不能兼济天下,那就独善其身也罢。在自己能力可及的范围内,帮助苍生,也算是积德行善了。”
李纲说道:“只是我感到非常痛心。我一腔热血慷慨赴国,还是被人打击排挤。尤其是黄潜善之流,原来还拥戴康王成为皇上,我本想他也应该辅佐圣上开拓江山社稷,没有想到他现在却是卖国求荣,贪图享受,只知道一味地向南逃跑。”
高忠义说道:“贤兄有所不知。黄潜善虽为小人,而智胜君子。他元符三年考中进士,宣和初年任左司郎。宋帝赵佶派遣黄潜善去陕西察访地震灾情,他就奸佞圆滑,报喜不报忧,把巨震说是微震。他被提拔为户部侍郎,因事获罪被贬到亳州,谁知却因祸得福。他以徽猷阁待制的身份为河间知府,兼任高阳关路安抚使时,率兵支援康王成立大元帅府,并成为副元帅。因此,康王即位后,感恩戴德,把他任命为中书侍郎,从此言听计从,引为心腹。后来圣上又把你任命为宰相,位置在他之上,他怎么能高兴呢?”
李纲押了一口酒,疑惑地说道:“但是他未经战阵,并不知兵,站起来不能讲、坐下来不能写、上战场不能打、逃跑起来比谁都快,怎么能当统帅呢?”
高忠义答道:“这正是官场的奥妙所在。官员只要会谄媚和表忠诚就行了,其他的事情根本不用操心。您岂不看,除了开国皇帝当朝之外,其它历朝历代的官场都是如此。他们不是派宦官监军,就是派宫廷内侍监军,你怎么能甩开膀子奋勇杀敌呢?”
李纲说道:“这只是暂时现象,毕竟打仗的年份不是很多。”
高忠义说道:“和平年代也是如此啊。要不然许多因荫得官、因恩补官、因贿得官的人怎么能混得风生水起呢?他们只有一个技能就可以了,那就是‘对上司表忠心’。事情不会做,就给他调来能吏、干吏;文书不会写,就给他调来文书、腐儒。”
李纲说道:“那这些能吏只知道干那些脏话、累活,而让一些庸官升官发财,他们难道没有怨言吗?”
高忠义说道:“这个权贵们早就考虑到了。因为‘龙生龙、凤生凤,一些王子一生下来就是封疆大吏、高官厚禄,如果下面的官吏不安心本职,这些不学无术的王子们怎么能永久享受下去呢?’因此他们早就给低级官员考虑了出路。先帝太宗皇上就提出‘政绩尤异者为上,恪居官次、职务粗治者为中,临事驰慢、所莅无状者为下’的考核办法,划出上、中、下三等。又按照‘一岁一考核,三岁一迁陟’的原则进行微调,调动下级吏员的积极性。先帝真宗又提出‘公勤廉干,文武可取,利益于国,惠及于民者为上;干事而无廉誉,清白而无治声者为次;畏懦而贪,漫公不治,赃状未露,滥声颇彰者为下’的评选机制。这个机制看似非常公平,但其要害在于是由上级考核下级,下级官吏只需对上级负责,而不需要对黎民负责,因此索贿行贿等等龌龊之事就不奇怪了。况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是‘立法之制严,而用法之情恕’,这又给行贿受贿等腐败行为留下了巨大操作空间。至于没有官衔的吏职人员那就是评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