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3/4 页)
利小惠,“有欲认识”就能感觉到;而无上菩提之道,非“无欲认识”无法感觉,无法领略。认识不深,导致信心不足;信心不足,导致不能“拳拳服膺”,往往时冷时热,不能期月相守,何谈“而时中”呢!自古圣贤不绝代,朝朝代代证悟成道者不乏其人,自颜孟后,南北朝、隋、唐、宋不知证悟了多少人,成仙、成圣,明心见性者甚至普及到婆子、村妇,不能不说是儒释道圣人的威神之力。
如今佛法衰微,圣道零落,只知感官享受的追求,毫无智慧大道的期望。优裕的条件下,尽皆沦为行尸走肉,只知娱乐歌舞、麻将、宠物度日,不以愚乎!佛陀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今人视圣道圣教若草芥,不以悲乎!!!忆古往,颜回“其庶乎(差不多),屡空(经常贫困)”,但“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能长久地追求仁德)”。“回也,闻一知十”,他将自己的聪明智慧用在追求高雅境界上。虽则“单瓢陋巷,人不堪其苦,回不改其乐”。颜回能在贫困中以“法”为乐,能在生活压力下不忘大道的追求,成为千古崇道求道的典范。他的行持激励着多少人奋发向上,净化心灵,完善人格,今人实该见贤汗颜矣!
老子将此“时而中”的三昧表达为“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抟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是老子对三昧正受的另一种表达。因为“死”的是极性的识心识念,却开显了自性,谓之活。活者,“知常曰明”也。“知常曰明”而能“没身不殆”,也就是本体实相的妙明常住不亡。能不产生识心的波动,清净本然,虚极静笃,自然“得成于忍”(《金刚经》),则不失其三昧状态而能恒久(不失其所者久)。
老子把本体所具有的大定称为“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楞严经》称为:“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稀有。”谁能契入这稀有的首楞严大定,就能“消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祗获法身”。证究竟涅槃,法身常住,当然“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五十九章》)。
如果极性观念的清除,不能“得成于忍”,“死而”复燃,就是老子说的“化而欲作”,从无欲退到有欲,从一相退到二相,从智退到识。这是转识成智的功夫不到家,还得精进不懈,老子用“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来对治。因“无名之朴,夫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三十七章》),直契涅槃妙心,除识显智,就是“镇之以无名之朴”,“不欲(极性心识不起)以静,天下自正”(进入三昧正定也。老子讲的“天下”,多喻内心之世界)。
四、大觉与大梦
1、“天地一指”
“天地一指,万物一马”(《庄子·齐物论》),这正是《华严》因陀罗网的境界,一微尘中尘刹佛的境界。将天地万物“抱一”、“得一”为“一指”、“一马”,人们很难理解庄子齐物的深邃认识,但以“帝网珠”喻之,则可窥其一斑。帝网结点上的每颗宝珠,其影像落在其余一切宝珠上,而其余一切珠影又皆全摄在该宝珠中。于是,形成宇宙间任一事物,包含了宇宙间一切事物信息结构的机制,江本胜博士的水结晶实验就证实了这一点。他描述为:任一事物既是波动源,又是其波动的摄受体。于是,万事万物组成了因陀罗网的信息结构场,得以普遍联系。所以,佛家称为“一即是多,多即是一”的“不二法门”。“不二”正是“抱一”、“得一”的真实基础。“天地一指,万物一马”,是一指含天地,一马摄万物。庄子“天地一指,万物一马”超人的大智慧,是老子“圣人抱一为天下式”的写照。
2、在内不在外
二相归一相,是泯灭极性的差别相。差别相因何而有?非客观存在也。“所言心外相者,谓一切诸法,种种境界等,随有所念,境界现前,故知有内心及内心差别。如是当知内妄相者为因为体;外妄相者为果为用。……又复当知心外相者如梦所见,种种境界为心想作,无实外事。”(《占察善恶业报经》)心外相者,喻为电影屏幕之影像也;心内相者,喻为电影胶片也。胶片上有何形体感光,屏幕上就有何影像。佛法讲,“心外相者如梦所见”,“无实外事”。可知一切差异皆来自不同的“循业发现”。惠能称为,“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风幡之动,乃心外相,电影影像之动也。差异的根本在心内相(识心、业妄不同),而不是心外相。
《列子》中讲,赵襄子于中山中,见一人“游金石,蹈水火”,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