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4 页)
由此上溯,那么,早在宋代的朱子,也曾说过:儒者之道大中至正,四面均平。再上溯,关于“大中”,最早出自《易经&;#8226;彖辞》曰:“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关于“至正”,《庄子&;#8226;骈拇》:“此皆多駢旁枝之道,非天下之至正也。” 郭象 注:“至正者不以己正天下,使天下各得其正而已。”
所以,这四个字,很不简单。它是中国文化的抽象浓缩,连咱们的国名,也有一个“中”字,在《尚书》里有“人心惟危;道心惟危;惟精惟一;永执厥中”,最后落脚在“中”,这到宋、明,被视为孔门心法。执其中,守其正,是谓中正,大中,中之大者,至正,正之至者,其实,是一种哲学抽象化的概念,就是最正确的而又最好的,最精微而又最宽广的,等等,反正,最那个的东东。
“大中”与“至正”,或是“中”与“正”之间的关系,简单说来,就是“中”是我们一切行为的评价标准,也是我们要努力达到目标,而“正”,从字源上说,上面一,下面是止(足),就是看着一前面的一个点(目的地),直接走下去。就这要求,不能走偏,走偏了,费时不说,还会迷路,还会遇上野兽。那一点,其实就是上面的“中”,而达到那一点,这个过程与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的,就是正。“中”是思想层面的目标和标准,而正是实施层面的意识及行动。
执中守正,就是照着正确目标,走正确的路,完成正确的事。记得,宋代理学家程颐在其《伊川易说》里面,对《易经》的解说,最核心的,就是这“中正”二字。所谓万变不离其中,人行世上,如果,持中守正,那么就会少一些祸咎,就会吉,相反,如果,离开中正,就会遇上凶,就会有咎。在遇凶逢咎的情况下,如果,能重回中正之道,也会逢凶化吉。对于《易》,“易”并不是最重要的,在千变万化中计持“中正”才是最重要的。读《易》,读薄了,就是“中正”二字。一些人读到了“易”,在“易”中就“偏正离中”了。
既然,大中至正,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与精髓,而文化又是国家民族历史发展的根本决定力量,对像中国这样的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大国来说,这一决定作用更是突出。不像小国,可以在特殊情况下,进行外来移植。如印度,这样的大国,因被植民而移植外来文化时,至今都谈不上成功,而且这种文化怪胎也将会长远制约印度的发展。中国的幸运在于,还没有被完全殖民化,虽然遭受了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但中华文化的根还在,只是现在,培育这根的土壤,有些贫脊了而已。
十多年前,有首歌,叫《把根留住》,留不住根的文化最终要灭亡,留不住根的国家,最终要势微,留不住根的民族,最终要衰微。根就是,文化内在固有的东西,有这东西,文化才能延绵流长,才会枝繁叶茂。今天看到了,关于著名历史学家研究《清华简》的新闻,谈到,《尚书》某些篇目,重现天日,看到了秦妈皇焚书以前的《尚书》,其中有一篇暂名为《保训》的,里面有周文王遗言,其中一个重要概念,就是“中”。这同历来儒家对“中正”的看法是一致的。说明,儒家并不是后人所说的杜馔家、改造家,而是承继了历史文化的。 能进行这种承继与发展,数千年延续,是因为有这文化的根在那里。
而这根,是不可能轻易被外来文化所浸袭和替代的。现在的日本与韩国,可以说,自个有韩国文化与日本文化,但对中华文化来说,他们只是子文化,无论如何辩解,也改变不了这一事实,原因何在?就是文化的“根”相同。
一切,试图改变这根的想法和做法,就是对历史文化的庸俗背叛,是不可能成功的。这样的尝试,所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但并不是说,不能进行枝叶的创新与改变。当年,清人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虽然在当时的条件下,没有成功,但就这一想法来说,是符合不同质的文化间冲突与融合的规律的。不过,清人的实践活动以及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活动实践,说明了一点,在剧烈变革时期,特别是文化上中外冲突激剧的时期,少数人的设想与实践是不能超过文化这个大范畴的。
五、大中至正——中国人的智慧(4…5…2)
五、大中至正——中国人的智慧(4…5…2)
对当今中国来说,文化问题,始终没有解决,上一世纪,只是简单解决了政治与经济问题,对在保持中华文化本体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一文化问题,实际上还是“中学为体,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