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1/4 页)
斐闪硕窳拥挠跋臁T诎屠璧奈庵申土⒓醋プ×苏飧鱿咚鳎��徊轿苊镎绿�自缫咽芮逋⑹章颍�┐笏镏猩接胝绿�椎拿�埽�率雇�嘶嵊捎谀诤亩���笊恕�
刘师培投靠端方后曾诱捕革命党人陶成章。为此,革命党人王金发挟枪闯入刘师培的寓所,刘下跪求饶幸免一死。但后来汪公权还是被王金发处死。章太炎在得知此事后致书刘氏,称其变节是受人诱惑,并给予谅解,希望他能幡然醒悟。但是没有任何结果。
端方在保路运动中被杀,刘师培幸免于难。辛亥革命后,章太炎仍然不念旧恶,与蔡元培共同署名在上海登报寻找刘师培的下落,可是他依旧没有理会。1917年,蔡元培执掌北京大学,力排众议,聘刘师培为中国文学教授。后在新文化运动的高潮声中,刘师培悄悄地逝去,年仅35岁。
目标不同绝难相谋:梁启超与袁世凯
梁启超 辛亥革命后,梁启超流亡海外,曾严厉批评揭露袁世凯对维新运动的背叛。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后,为收买人心,招揽人才,邀请梁启超回国。梁启超也希望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遂于1912年10月,结束14年的流亡生涯,回国任政府司法总长。袁世凯一开始对梁以礼优待,梁启超也对其满怀期待,以为可以通过他的统治实现自己改良主义的政治理想,确立立宪政体,自此中国将有一番新气象。但随后袁世凯称帝野心日益显露,梁启超曾当面规劝,袁却一意孤行。梁启超失望之余,开始转向和国民党合作,抵制袁世凯的倒行逆施。
除与蔡锷等秘密商议武力抗袁外,他的另一枚重磅炸弹,就是作于1915年的长篇檄文《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强烈抨击袁世凯意欲复辟帝制的行为。
袁世凯深知梁启超的社会影响和号召力,得知他写了这样一篇文章后,赶快送来一张20万两的银票,为梁启超父亲祝寿。意在收买,希望他不要将文章发表出来。梁启超毫不客气地将银票退回。
袁世凯又派人找梁启超,说,先生曾在海外流亡十几年,其中的苦头也不是不知道,何必再自找苦吃?
梁启超大义凛然地回答说:“疲于奔命的逃亡经验我已经很充足了,我宁肯选择逃亡也不愿意在污浊的空气中生存。”坚决将文章发表于8月20日《大中华》第1卷第8期,反对恢复帝制。一时舆论哗然,兴起一股讨逆风潮。
后来梁启超更是亲自参加讨袁斗争,更亲赴两广活动。终于使袁世凯在当了83天短命皇帝后,黯然退出历史舞台。 。。
两位宗师的论战:章太炎与康有为
章太炎的政论鲜有论敌,但他始发政论却是缘起于康有为。1895年康有为等人为施行维新变法,筹办强学会,征召各方有志之士,章太炎也收到邀请,于是寄去16个银元的会费,算是入会了。后来强学会被取缔,康有为和梁启超身在民间,只好努力办报,为维新鼓与呼了。但这需要人手,康有为的得力助手梁启超就按照会员地址,将章太炎请了来。
梁启超当时肯定也没想到,这一请,给老师请来了一个劲敌。章太炎和康有为不仅在学术上所尚相左,在政治观点上其实也大不相同。康有为是要维新变法,西体中用,只是要改良朝廷,以利于更好的统治;而章太炎则秉承幼教,从外祖父那里沿袭了牢固的“夷夏之防”的观念。康梁请他来宣传维新,他却念念不忘排满。
而且康有为章太炎都非泛泛之辈,在道德文章上都是颇为自许的,都有名士气。康有为自比当世圣人,孔子被称为“素王”,他就自称“长素”,俨然在孔子之上了,他的一帮弟子也是推波助澜,康有为也就不客气地当起了“教皇”。对此,章太炎多有诟病,康氏门人自然对章心怀不满。有一次,章太炎闲谈中,将康有为比作明朝的李卓吾,说两者“狂悖恣肆,造言不经,乃真似之”,这话传到康氏门人耳里,正愁找不到由头的一众弟子“攘臂大哄”,毫不客气地群起而殴之。一场混战下来,章太炎离开《时务报》。章康两人,从此结怨。
戊戌变法后,康梁亡命海外,共和党和保皇党的一场辩论中,章太炎是恣肆汪洋,畅快淋漓地批驳了康党一顿,让他们词拙理穷,对他避无可避却又招架无力。
章太炎犹自不忘沪上之争,他曾写过一联讽刺康有为,云: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取《左传》“国之将亡必有妖孽”和《论语》“老而不死是为贼”两句,文质彬彬地将康有为骂作了妖孽老贼了。
康有为见了,只怕也只有徒叹奈何。至于后来,康有为的政治见解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