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4 页)
“南方飞来的小鸿雁啊
不落长江不呀不起飞”
初见时,你还小,不喜欢说话,只会傻笑。那短短的一个多月,是我生命中最单纯的岁月。
还记得西湖的那场雨,还记得你回首的那一瞬间……
“西子湖畔,佳人在侧”的情话,也只会说给你听。
那几千本初版的《海人谣》,一本不差,全在我这里。
苏州的茉莉,温州的油菜花。
小巷,廊棚,河埠。
那串少了一颗的无患子,我依旧戴着。
只是,时至今日,我还是写不好这个“情”字。
☆、番外(一)
凉巷,服安眠药自杀,享年八十七岁。死时并未留下遗书。我们只在他的上衣口袋里,找到了一张老旧照片。照片上是一名纤瘦的男子,他在雨中,撑着伞回头。
《百代过客》(《史疏》)是凉巷的代表作。他几乎是用了一生的时间写这个作品。从二十一岁到八十七岁。《百代过客》一共一百零三本,两千多万字。从秦朝一直写到了一八四零年。
他仿佛看得见时光。他喜欢看着时间缓缓流走,就像小孩子们喜欢看沙漏里的沙子慢慢漏光。但是重要的事是铭刻在心上的,是时间抹不去的,是一辈子都不会忘的。
凉巷对众人来说就像是一个谜。他很少在人前露面,也很少向众人阐述自己的写作思想及理念。他三十二岁时在上海做的那场讲座,是他人生中唯一一场讲座。
有人觉得凉巷的行为难以理解。半个身体埋在土里的人,还有自杀的必要吗?其实,《百代过客》写完之后,凉巷就再也写不出东西来了。自杀是身为一个作家的骨气。
畸人,是庄子为汉语贡献的一个名词。他认为这样的人,“畸于人而侔于天”,也就是说他们在人世间孤独无匹,却与天道完美契合。凉巷正是这样的人。
凉巷年少成名,靠的是他唯一一本穿越小说《逝》。后来因为舆论而销声匿迹了一段时间。真正使他走向事业巅峰的,是《海人谣》。
《海人谣》被誉为“遗失在深海中的明珠”。它的初版和第二版都无人问津。现在市场上已经找不到它的初版,它的第二版已成为收藏家们的宠儿。
凉巷凭《海人谣》而获得了十几个大奖的提名,他因此被称作“现代文学史上的奇迹”。
《海人谣》用轻松的笔调叙述了一个不那么轻松的故事,读起来略显沉重。它和《我的名字叫红》一样,用了多视角叙述的手法。但这并没有使这个故事变得扑朔迷离。故事不难读懂。它让读者以一种旁观者的姿态俯视故事里那些弱小而又了不起的人。
与《我的名字叫红》复杂的叙事手法不同的是,它只有三个视角——珍珠蚌,采珠人,民谣歌手。珍珠蚌的自述让这个故事有了浪漫主义气息,像一篇瑰丽的神话。采珠人则是在用乐观演绎悲剧。民谣歌手的存在是为了赋予这个作品以社会意义。他本是埋没在现代都市生活中的庸碌之人,因为一个在海边的假期而开始了流浪。他的一生就只有这一部作品——《海人谣》。
凉巷晚期还有一部关注度较高的作品——《因为生命只是一场梦境》。它是自传,但是行文风格像散文,而且里头有一些很明显就是虚构的情节。有人拿John Gassner批评《Our Town》的话来批评这部作品:将人性加以肯定——一种简单的人性,只求安静地完成它的生命与恋爱与死亡的循环。
凉巷的一生跌宕起伏,让人不禁感慨万分。
最后,我们应该庆幸,没有变成自己最讨厌的那种人。
☆、番外(二)
我不会写文章。但是我太太跟我说,这篇悼文,我必须得写。因为我见过他卸下凉巷这张面具时的真正模样。
他确实是属于被世人所鄙视的同性恋群体。他的同□□人很早就过世了。听父亲说,他那时很颓废,夜夜酗酒。失去爱人后,他对佛祖更叫虔诚了,将佛经抄了一百零八遍又一百零八遍。后来,他将《史疏》改名为《百代过客》,继续创作。他先是手写,然后再由我父亲转为电子稿。一本书完成后,他会将手稿烧了。烧给与他阴阳相隔的爱人。焚稿之举,是为怀念故人。
他答应过他的爱人,要将此书写完。也因为如此,他才会在完成《百代过客》后自杀。受他的消极情绪影响,《百代过客》多了一种世事沧桑中的历史无奈和幻灭感。
他在加拿大待过一段时间,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