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2/4 页)
体。举例来说,美国一家高度专业化的中型资产管理公司,和日本一家实力相当的资产管理公司以及英国伦敦一家规模稍大的财务公司最近结成了合作联盟。每家企业继续保持独立,但美国企业负责管理这三家在美国的所有投资,日本企业负责在日本的所有投资,英国企业负责在欧洲的所有投资。
凡是想在某个发达国家成为该行业No�1的企业,越来越需要在全球所有发达国家都成为领导者,原因之一就是技术的发展。现在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有能力制造任何东西,而且也是生产得又快又好。而且所有发达国家都能共享实时的最新信息。因此,只要公司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它们就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竞争。在当前汇率波动十分剧烈的情况下,领导性厂商必须要能够在全球各个地方进行创新、生产和销售,否则,一旦汇率急剧波动,企业在竞争中就非常被动了。
引发当前跨国经营热潮的原因是20世纪80年代对美元价值的高估。这表明:即使是最强大的公司,汇率波动也是一个重要的威胁因素。但同时它也指出了一个有效的防御措施:横跨多个货币区域建立全球性领导地位。
近年来美元价值高估导致美国出口急剧下降,进口迅猛上升,美国的任何一个主要产业都无法抵抗汇率将近50%的波动。然而,美国产品的全球市场份额有所下降的产业只有钢铁、汽车、消费电子、机械工具以及少数半导体产品。
�这些发展中国家以卖初级产品为生,如矿产、木材等。——译者注总体而言,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本土公司生产的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稳定在20%~22%左右。但是它掩盖了一个事实:由于原材料价格暴跌�,美国原先的重要客户——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几乎丧失了购买力,因此在同一时期,美国的产品在发达国家的市场份额有了重大提升。另一方面,美国公司在西欧的合资企业在计算机软件、医药、精细化工、通信设备和金融服务产业中取得了重大市场突破。在日本,许多美国公司更是收购了与自己合资的日本合作伙伴。
这种前所未有的优异表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为什么在美元高估后,虽然对美国的出口和外贸平衡造成重创,但美国经济并未因此而走向衰退。因为美国公司的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保持稳定,美国公司及其海外分支机制依然利润良好,现金流充足,从而能够继续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并保持其创新能力和增长能力。
所以尽管美元高估使美国出口遭受重创,但对于美国企业的海外分支机构却是一个福音。在那个时期,用其美国母公司的货币可以多买50%的东西——新厂房和设备、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市场营销、促销、服务以及利润与现金流。在美国企业购买日本合作伙伴时,从价格上看,用日元计算,日本企业可以得到理想的利润,而用美元计算,美国企业则是做了一笔很合算的买卖。
然而,所有这些利益的获取都是以跨国经营为基础的。例如,美国的机械工具产业就没有从中获利。10年前,美国曾是全球该产业的霸主,但几乎全部是在美国本土运营。因此,当美元开始高估的时候,该产业的出口能力受到重创,同时也没有办法与进口产品展开竞争,因此,也无法获得进行新产品研发所需的利润和现金流。
福特公司与通用公司
汽车业还有一个类似的例子。20世纪80年代时,当日本汽车疯狂进入美国市场时,福特遭受了最为沉重的打击。最终拯救福特汽车的是它在欧洲市场上所占据的霸主地位,这种地位给福特带来了利润和资金流,使得福特挺过了最艰难的岁月。由于这段时间美元在欧洲的购买力非常强,福特可以在欧洲为美国市场开发新车型,这使福特能够获取高额利润,现在,它有望重新夺回60年前曾经拥有的美国汽车市场领导地位。而通用汽车公司的规模虽然是福特的两倍,但它实际上仍然是个只在单一国家(美国)经营的企业,所以还在苦苦挣扎。
成功的跨国经营战略很可能不是多元化战略,相反,它需要把企业所有的力量进行聚焦。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通用电气公司最近放弃了自己的消费电子业务,因为它们觉得不可能在这个行业做到世界领先。取而代之的是医疗电子产业,通用电气力争在欧洲市场取得较高的市场份额。在这个领域它们很有希望成为全球的领头羊。
换言之,跨国经营战略并不是一个能够轻易成功的战略。除非企业相信奇迹会发生——不幸的是,由于政府在早期曾经恢复使用固定汇率制,很多公司对此还存有幻想——如果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