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页)
帮助古巴免予热带风暴肆虐的主要手段就是预警。古巴的预警系统有国家预报中心、媒体和防灾演习三重保障,可以有效地将灾难降低到最小的损失程度。。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一章地震:让我的伤痛走多远(3)
然而,到目前为止,对于地震的预测还有相当的难度,属于世界性的科学难题之一。
并且,地震发生地点越靠近预警地区,则预警时间越短。也就是说,强震预警系统对在震中附近地区的功效不大,但是对较远地区则效果显著。例如:发生在汶川的地震,地震预警系统无法对汶川地区提供充分的预警时间,但是能对重庆、贵州地区或更远的地区提供较长的预警时间。
冲击期即灾难发生时人们的心理反应,持续 1~ 3天。它与灾难的性质密切相关,灾难越没有预警,发生越突然,所在社区的破坏程度越大、人员伤亡越多,个人损失越大,心理反应就越强烈。表现可从震惊、恐慌、茫然不知所措、一种无助状态,到一过性定向障碍如分不清时间、地点,严重得分不清楚人物,或者感觉到自己快要死掉而特别的惊恐,大声喊叫,情绪爆发。这时期的典型反应是茫然、不愿相信这是真实的、专注于逃生。所以,灾区会出现来不及顾上他人的安危而独自逃跑的现象,从心理学上分析,遇到危险逃跑是一种本能。而当家人在逃难时彼此分离,或各自在上学、上班,那么就会引发个人持续强烈的焦虑,害怕家人遇到危险,直到家人团聚。
英雄主义期,即自救互救阶段,这也符合哲学 “物极必反 ”的普遍原理,即当强大的心理打击过后,可以引发个人强烈的英雄主义情结。最初一过性的混乱开始消退,受灾群众开始积极地参与抢险救灾活动。求生、互救和保障安全是头等大事,有时还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疏散群众。大家都感觉充满力量,很想做事,很想帮助那些受灾的群众,显得很忙碌,却往往效率不高。并且,由于处在焦虑恐惧的情绪之下,判断危险的能力减弱,容易在忙碌中再次受伤。如果疏散过程中有进一步的危险或家人走失,容易导致进一步的严重心理反应。比如,一家人由于避难所的条件或其他因素而被迫分开,受灾者可能会因牵挂家人而几乎无从着手解决面临的问题。所以,这一阶段,乐于助人和见义勇为的情绪占上峰,必须考虑疏散和重新安置对受灾者的心理影响。
蜜月期,社区的空前团结,从灾后一周持续到几个月。政府和其他机构的救灾队伍和慰问团先后抵达灾区,各种援助源源不断地送到受灾群众手中,劫后余生的共同经历使社区更加具有凝聚力;绝处逢生的感觉使大家交流彼此的感受,互帮互助。这时候,一些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机构也不再做生意了,开始免费为送到医院的地震伤员送上衣服和日常生活用品。
(在心理反应的蜜月期。图为志愿者和灾区小朋友同度地震后的首个“六一”儿童节。赵红摄)4第一章地震:让我的伤痛走多远4第一章地震:让我的伤痛走多远甚至一些庙宇的和尚、尼姑等高僧们不再单纯地念经诵佛了,而是主动当上了烹调大师,到九州体育馆为惊魂未定的灾民们送去热饭热菜。更有无数的好心人,为受灾的孩子送去了许多玩具、生活用品乃至营养品。孩子们受到如此多的关注和爱护,由此也显得格外高兴和开心。这一切,给灾区群众带来强烈的乐观情绪,感到通过外来的援助似乎能够很快战胜灾难,不久就可以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 。。
第一章地震:让我的伤痛走多远(4)
幻灭阶段。随着时间推移,受灾者开始意识到外来援助的有限,加上灾后生活的各种压力,如经济上的困难,在避难所日常生活的艰难或在残破房屋内终日担惊受怕,使当初不现实的乐观情绪不复存在,而代之以沮丧和疲惫不堪。当别人能逐渐回到常态生活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家园没有了,自己的亲人没有了,别人能晚上安心睡觉,而自己偏偏害怕黑夜。援助组织和志愿者相继撤离灾区,媒体和其他地区的大众对灾区的关注也逐步减少,灾区群众可能感到被人忘却甚至遗弃,难免出现不满和抱怨。在同样的地震灾区,受灾较轻的部分开始转入正常的生活和经营,而其他受灾损失严重的群众可能继续在灾难的阴影中沮丧生活。在同样的板房区,有些受灾者认为损失相同,得到的援助和补偿却不一样,比如那边发了八袋米,这边才发两袋;那边吃的是名牌“康师傅”方便面,这边吃的是没有名气的食品,邻里之间会出现猜疑、嫉妒甚至对立,种种不和与敌意,使社区的凝聚力和相互支持大大削弱。生命财产遭受重创而援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