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页)
序言 犹太人生命中的驿站——哈尔滨(1)
我想我的这篇“序言”应当先从“哈尔滨”的含义说起。我总觉得有必要让那些曾经和正在哈尔滨生活的中国人、外国人,包括与哈尔滨的历史相濡以沫的犹太人重温这一切。我们似乎应当从这个“起点”开始,走进“犹太人生命中的驿站——哈尔滨”。
哈尔滨是一座连城市的名字、城市的别号都带有某种神秘色彩的城市。在专家们阐释“哈尔滨”的多种含义中,其中一个将“哈尔滨”即“阿勒锦”,释为“光荣与梦想”,在我看来,这更接近一句品性阳刚的诗句。如果“哈尔滨”的含义真的是“光荣与梦想”,那哈尔滨则是一座诗意的城市了。
有人说,哈尔滨是一座“榆树之城”。为什么呢?在哈尔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先前到处都是参天蔽日的榆树。那些数以千万计的乌鸦就栖息在榆树上。当地的土人将乌鸦奉之为神。在我小的时候,哈尔滨这座城市还有相当多的榆树呢,在那些高大榆树的枝丫上仍然有数不清的“老鸹”窝。当乌鸦飞起来的时候,会像乌云一样遮住城市的半个天空。它们在空中一边飞一边呀呀地叫着。市民们仰着头看着它们,灵魂中总有一种凄凉的感觉。
对哈尔滨之义的另一种阐释是“大墓场”或者“快乐的坟墓”。
在19世纪末,一位来这里考察的俄国的铁路女工程师斯叶阿就惊异地说,“这里的每棵树都是一座墓碑和艺术陵墓!”先前,在哈尔滨这片土地上还没有汉人式的坟场,这儿的“死亡文化”与那些风葬、水葬、火葬的风俗也有极大的不同。
这里的先人死后都要埋葬在榆树下,就是说,埋葬在乌鸦之神的脚下,他们的神就栖息在树梢上。他们死后,魂灵不仅可以得到神鸟的庇护,还可以与神对话、交流,与神同在白山黑水的上空翱翔。所以,死亡在这片土地上是快乐的。
将“哈尔滨”破译为“渡口”、“残渡”、“晒网场”、“高岸”或“平地”之外,“黑色的河滩”是哈尔滨的又一个有诗意的诠释。这种诠释,对我来说简直是一个谜。哈尔滨为什么是“黑色的河滩”呢?在我的印象中,松花江的河滩是金色的呀。在我的少儿时代和青年时代,我就居住在松花江边,我几乎是松花江生命流程中的一个见证人。小的时候,我常在松花江的河滩那儿玩沙子。在阳光的照耀下,我发现,沙子当中有无数枚极微小的、片状的颗粒在闪闪发光。旁边的一个肮脏不堪的流浪汉忧郁地告诉我,“闪光的是金子片儿。”当时,我很怀疑他的话。在我的印象中,所有的流浪汉都是莫名其妙的呓语者。很快,那个流浪汉的话得到了证实,在沙子中闪光的东西的确是金子。只是它们太微小了,人们无法把它们收集起来,并变为自己的财富。说实话,我小的时候曾做过这方面的努力,但失败了。它们微小得如同尘土,江风一过,它们就像金色的小虫一样飞走了。
有学者说,在满语中,“哈尔滨”是“晒网场”或者“小渔村”的意思。但是,又有学者认为不是。
除此之外,还有将“哈尔滨”释为“天鹅”之意的。果真如此,“哈尔滨”就是一座天鹅之城了。
哈尔滨除了“冰城”的雅号,还有“雪城”、“冰灯之城”等一些称谓。很多的外地朋友都称哈尔滨是“冰灯的城市”。于是,冰灯便成了这座寒冷之城的一个神奇而美妙的象征。哈尔滨的确是一座在冰雪中建造起来的城市。我甚至有一点喜欢这个称谓,因为它很特别。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序言 犹太人生命中的驿站——哈尔滨(2)
除此之外,哈尔滨还有许多别号,像“教堂之国”、“丁香之城”、“音乐之城”、“东方小巴黎”、“远东的莫斯科”……
对于“教堂之国”的出现,唯一的解释是,早年流亡或侨居在哈尔滨的洋人、犹太人太多了。像圣尼古拉教堂、圣母报喜教堂、犹太老会堂、犹太新会堂、索菲亚教堂等等,数不胜数,蔚为壮观。
有关资料显示:在1907年7月14日中东铁路通车的时候,哈尔滨的俄国侨民(其中绝大部分为犹太人)就超过了万人。日俄战争期间,俄国侨民为万人,1919年到1922年的俄国内战期间,苏俄侨民高达万人。这还不算来自法国、英国、美国、德国、瑞典、意大利、荷兰、奥地利、葡萄牙、丹麦、希腊、匈牙利、印度、瑞士、捷克的外国人和拥有这些国籍的犹太人,以及众多的无国籍者。我看过一份报告,报告上说,1920年,居住在哈尔滨的外国人的数量已经占全市总人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