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你不会是要求雨吧?(第1/2 页)
陈平安站在实验室的窗前,凝视着远方的天空,脑海中回想起前世人工降雨技术的发展史。
人工降雨,最早的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由漂亮国科学家文森特·谢弗和厄文·朗缪尔进行的实验所提出。
通过将干冰或碘化银等物质撒入云层,他们成功诱导了降雨。
这一技术最初只是实验室中的创新,但很快被应用于实际,尤其是在干旱地区和农业生产中,成为人类与自然环境对抗的一项重要手段。
在这个年代的节点上,世界各国对气象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人工降雨在炎国几乎闻所未闻。
陈平安思忖着,干冰作为冷却介质,能够迅速降低空气温度,促使水汽凝结成雨滴;而碘化银则能作为凝结核,帮助云层中的水汽凝结成更大、更密集的水滴,从而加速降雨过程。
脑中的计划逐渐成型:他要制造出一种以干冰和碘化银为核心的人工降雨弹,通过高射炮将其发射至云层中,引发降雨。
陈平安回到实验室后,立刻召集了几名助手。他站在实验台前,目光坚定,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嗒嗒”声。
“联系化学实验室,给我调集一批干冰和碘化银,越快越好。”陈平安简短下达了指令。
助手们点头,立刻跑去联系各个部门。
陈平安则迅速投入到设计图纸的工作中。
他拿起铅笔,在一张空白纸上勾勒出人工降雨弹的初步结构图。
人工降雨弹的外壳需要坚固,以便在高空中承受住大气压力;内部则需要设计成分段分离式,当炮弹升入一定高度时,弹壳会自动分裂,释放出干冰和碘化银,均匀散布到云层中。
“干冰的量不能太多,太多会导致温度骤降,反而破坏了云层结构;碘化银的分布要均匀,尽可能扩大降雨的覆盖范围。”陈平安一边画一边自言自语,将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得极为周全。
几小时后,助手们陆续带回了需要的材料。
陈平安接过那一包包干冰和瓶瓶罐罐的碘化银,眼神中闪过一丝兴奋。
他没有停下,立即开始动手组装。他先将干冰装进一个特制的金属罐中,这个罐子经过特殊设计,能在炮弹上升到高空时保持内部低温,避免干冰提前挥发。
接着,他小心翼翼地将碘化银分装到几小袋中,并将它们固定在弹壳的内壁。这样一来,随着炮弹的爆炸,碘化银将被迅速扩散到空气中,帮助水汽凝结。
“核心问题是控制弹壳的爆破时间。”陈平安低声说道。他在炮弹内部安装了一种时控引爆装置,确保炮弹在达到既定高度时自动分裂。
整个过程中,陈平安没有任何助手的帮助。他一手组装、一手调试,甚至对每一寸细节都进行了反复校对。汗水顺着他的额头滑落,滴在实验台上,但他全然不顾,专注于手中的工作。
……
两天后,样品终于完成了。陈平安将精心制作的人工降雨弹装进一个小木箱中,亲自带到了军工部。推开办公室的门,他迎面看见赵部长正忙碌地处理文件。
“赵部长,我带了点新玩意儿过来,看看吧。”陈平安笑着说道,语气中带着轻松的调侃。
赵部长抬起头,看到陈平安手里提着一个小木箱,顿时有些惊讶。
作为军工部的负责人,赵部长已经见过了陈平安研发的各种重型武器:导弹、火炮、炸弹,每一样都让他震惊不已。但这次,陈平安居然带了一个小箱子过来,怎么看都不像是重武器。
“你这是搞了什么新东西?前几天你还调了不少化学药品,我还以为你又在研究什么大杀器呢。”赵部长站起身,走到陈平安面前,满脸疑惑地看着那个小箱子。
陈平安不急不慢,将箱子放在桌上,打开盖子,轻轻取出里面的人工降雨弹。
这颗炮弹比普通炮弹要小得多,外形也有些怪异,弹头部分甚至装有几根管状结构,看起来不像是一般的炸弹。
赵部长眉头微皱,伸手摸了摸那颗炮弹,半开玩笑地说道:“这是什么?又是你搞出来的什么特殊功能弹?看着倒像是个奇门异术的法器。”
陈平安闻言笑了笑,故作神秘地说道:“赵部长,你说得还真不算错。这东西,确实是用来‘做法’的。”
赵部长一愣,随即哈哈大笑:“做法?你小子搞什么鬼,不会是用来求雨的吧?可别闹笑话啊,咱们可是搞科学的,不能搞什么封建迷信。”
“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