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部分(第3/4 页)
海军老式战斗机。
三场空战日本航空部队损失了5架me…109c战斗机,而中国损失了7架同样型号的me…109c战斗机。但是中国有4名飞行员成功跳伞,而日本5名飞行员只有一人生还,并且被中国守军俘虏。所以双方战绩几乎是持平的。
历史又一次开起了国际玩笑,中国空军因为德国战斗机称霸淞沪会战上空,而日本空军因为德国战斗机投入作战扳回了劣势,赢回了战役主动,似乎双方都在用自身的战果向全世界打起了广告:不要犹豫了!快来购买德国飞机吧,me…109c是您强大空军的不二选择!
无奈的是,用光了储备弹药的中**队进入到了一个疲软的阶段。而日军依靠国内输血依旧保持着较高的战斗力,淞沪会战出现了转折。日军开始反攻,而中**队为了保存实力不得不放弃了许多本来应该坚守的地区。
然后是因为制空权的丢失,日本空军取得优势之后开始支援地面作战,中国第9集团军的一个重要的150毫米口径重炮阵地被摧毁,损失了十几门让日军闻风丧胆的克虏伯大炮,也让缺乏火力的中**队形势更加不妙。
最终,第9集团军无奈的撤出了上海,把打了15天的一片废墟留给了日本侵略者。虽然这一次淞沪会战只打了半个月,但是却一口气吃掉了日军7万4000余人,一直到日军投入了40万兵力之后中**队才开始向后撤退。
而相比较而言,中**队这一战损失了10万人,比起另一个时空中那可怕的三十万伤亡强了不止一倍;相反日军损失却是二倍还多。用四分之一的时间,打出了二倍的战果,减小了自身三分之二的损失——阿卡多不得不再一次敬佩中国人民,他们比德军的表现还要更好。
很多人都不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到底有多弱小,以至于觉得中国丢城失地简直是丧权辱国到了极致。可是如果您看一看真正的历史资料,就知道中国人民从来都不是软骨头,也从来没有丢过秦皇汉武的脸。
在真实的历史里,抗战的前面几年,中国自己生产加进口的子弹数大约为每年2。800975亿发,在美国参战以后为每年3。125亿发,如果按照算数平均看,整个抗战时期中国弹药消耗总数每年在3亿发左右。如果按照当时****的数量一般在300万左右算,也就是说每个人每年平均100发子弹。
很多朋友笑话中国一个师被一个大队的日军追的满地跑。其实这也是非常无奈的:当时一个中国的师,如果是甲种师也就10000多人,乙种师才五六千人,也就3000多步枪,但是人均子弹也就是20—30发。就算50发算,一个乙种师也就15万发,而日军一个大队随身携带的弹药也不少于这个数,而且能够得到不断的补充。反观中**队要补充弹药的话还要从几千里外运来,这种情况下如果是战斗意志不坚强的一般部队,除了撤退还有别的办法么?
但是阿卡多的这个时空不一样了,在西克特的努力和德国英国的暗中帮助下,中国每年比另一个时空多生产了一亿发弹药,加上国民革命军比之前更早的恢复了对全国的实际控制,节约下了许多弹药,所以淞沪会战中中国打出了一个近乎一换一的战损比,即便是后期主力部队退守南京,也没有出现成建制部队被合围的情况。
但是归根结底中国还是败了,在日本已经基本完成了工业化的时候,中国却依旧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即便是有了一些工业基础,但是它依旧还是一个农业国。德国的工业底子阿卡多接触之后才知道有多么雄厚,那是一种积累和拓展之后的实力体现,与德国的工业水平正好相反,即便是抗战胜利几十年后中国的工业依旧透着一股暴发户的寒酸味道。
日军占领上海,摧毁了亚洲的国际金融中心,破坏了世界列强的捞金秩序,让原本置身事外的美国还有英国都忍无可忍。很快两艘美国货轮从澳大利亚出发,运送了整整1亿发子弹支援中国抗战,而英国也从澳大利亚制造了3000万发子弹送给了中国,如果算上中国自己生产的弹药数量,国民革命军现阶段手里至少还拥有2亿发子弹的存货。
有了淞沪会战的灵光一现,日本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口号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笑话,中**队骨血尚在,实力虽然略有降低但是主力尚存,在这种情况下淞沪地区的日军华中方面军防御尚显不足,更不要谈什么进攻南京了。
日军华中方面军进攻上海也变成了一招死棋,为了避免上海被中国守军夺回必须部署近二十万的部队防御周边地区,却无法立即和南下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