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页)
一番慷慨陈词实在是我今天收到的一份最严肃的礼物,只是这礼物只有了一半儿。弘儿,那你认为我能为二位公主的命运做点儿什么呢?
弘:下诏废了她们不幸的婚姻!接她们回家休养,然后另选门当户对的夫家,择良辰吉日,明媒正娶。这是展示您宽容大度、不计前嫌的最好时机!我以我尊贵的太子地位、李家的高贵血统担保,您为她们一手铸造的幸福绝对不会成为她们为前辈复仇的起点!我想,如果王皇后和萧淑妃天上有灵,也会原谅……
李治暴怒:“你给我闭嘴!满口胡言乱语!”
武则天沉默片刻,两眼死死地盯着弘。
武则天:“皇上您错了!弘儿从来不会胡言乱语。他说什么,做什么,从来都是经过一番深思苦想的!”
弘跪下,“儿臣还有一私折,想称母后生日大喜之日,陈奏!!”
李治的头痛又犯了,用手揉着太阳穴,挥挥手,示意不要再讲下去,但是执着的弘,猛地跪下,众人结舌,都担心地望着他。
“近日儿臣编修(丛台玉览),识得少见人才,此人是先朝元老长孙无忌的孙子,长孙侯。然而由于前辈政坛一时失足,导致长孙氏族报国无门,连每年的殿试都被削去了资格,我知道长孙大人与母后有怨,但这与朝事无关,更不可殃及子孙,况且当年长孙大人反对立您为后,也是出于江山利益而非个人恩怨,要说错误,他也仅仅是一时站错了立场。然而母后几十年所作所为早已证实了父皇当年的英明决断。这是大唐的福祉,也是母亲您的荣誉。如今时过境迁,往事已成烟云,您何不借此机会为长孙大人正名,向世人展示您的王者风范!所以,儿臣请母后下旨重修长孙调堂,并在唐史中赐予长孙家族应得的评价!”
所有人都沉默不语,只留下弘在当中长跪不起。
李治开口:弘儿,如此重要的事何不在朝堂上提,偏偏拣母亲的生日
“儿以为此事不宜当着重臣的面讨论,那样做无疑在众目睽睽之下为母亲规
定了答案。而如果母亲真在生日之际下诏,不仅让朝巨子民分享了国母大寿的快乐,还体会到了二圣的无边恩泽。“
李治终于不耐烦了,“行了,行了,起来吧!我准了…回宫吧,我累了!?”
武则天望着李治,手微微颤抖着,一副不可置信的神情。
望着父母离去的背影,弘依然跪着没有起来。
冲着母后和父皇离去的背影,他说:“多谢二圣,多谢母后,祝母后生日快乐!”:
弘的一 番话,把个好好的生日聚会闹了一个不欢而散,本来愉悦的家庭气氛被紧张的空气所取代。
李贤、李显、李旦,都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李弘的不满。也一个一个相继离去。就只剩下太平怔怔地望着弘,弘望着太平一笑,很苦,很无奈,眼里荡漾着泪花。很多年过后,当太平回想起他的李弘哥哥时候,才真正的了解他是一个多么狂热的理想主义者,他总感到委屈,搞不清自己究竟错在什么地方!而这正是他的悲剧。他的内心蕴藏着的丰富连绵的爱意,永远表现得顽固笨拙、不合时宜,并由此最终蜕变为一件武器,在伤害他人的同时,也结束了自己的命运。当然,他似乎本来就不属于这个讲求效率和策略的世界。
11、
李弘为自己树立了太多的敌人,在他还没有抵抗能力的时候,就决定了他将要走的是一条悲剧性的人生之路了。
女人是很会记仇的,当有人触犯了她的利益时,她或许会为了一时的感情而放过‘敌人’,却绝对不会容忍友人能够一而再再而三的冒犯自己的尊严,更何况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她的过去进行批判。哪怕这个人是她的亲生儿子~~
合欢是不知道这些事情的,因为李弘从来不会对他说朝政上的事情,而且自己也不关心这些事情。对于自己无法把握的东西,还是不要知道比较好。
李弘越来越感到孤独和无助,在所有人都反对他的时候,只有在合欢的身边,他才能感觉到一丝做为人的温暖。
他越来越频繁的要求合欢用那把梳子为自己梳头,然后从镜子里看着合欢俊美的侧脸,灵巧而细长地手指,穿行在自己的发间。然后,握住合欢的手,良久的看着他的眼睛,看进去,望进去,穿过那一潭秋水般的双眸,去寻找在冰冷的宫殿中燃烧的火焰。
很长时间,两人都不说话,就是那样的对望着,无声的语言在两人间交流,浓烈的眼神,把四周死水般的空气也蒸腾了起来。
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