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3/4 页)
郭圣通本就出身北地。又有着免费的资源可用,蒋氏老孺人任想破头也万万想不到郭圣通竟会拒绝这送上门来的好事。
“夫人可是想清楚了,”她道,“我邯郸城氏族只要娘娘一句话,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所邯郸城氏族今日好意,我郭圣通心领。日后能照拂时,也必当全力照拂。只是,我不想应,我不想使文叔为难。”郭圣通却并不觉得接纳邯郸城氏族是什么好事。再说了,那后位早已是她囊中之物。她何必用自己必得的东西,去同人做交易?
“纵是最后夫人败了?”蒋氏老孺人仍是不死心。
“纵败了,我也是不愿意使他为难的。”她眉眼轻蹙,似有无限愁意,语气却坚定无比。
————
刘秀展开那看了数遍的邯郸城暗探传来的书信。
“请不知其一往而深么,”他用手轻抚那缣帛上的字迹,只觉得心头一时沉甸甸如同灌蜜,沉重,却甜蜜,“通儿,对不起,为了大业,让你受委屈了。”
他将那缣帛折好放入胸前,然后猛拍一记小几:“传邓禹,耿纯,吴汉!”
“诺!”
未几,门开了。
邓禹等人做了个揖:“陛下。”
“坐!”刘秀道,“如今吾欲挥师南下,你等有何见解?”
————
七月中旬。刘秀秣兵厉马整军南下,开始了复兴大汉帝国的统一战争。
七月末,刘秀大军行至洛阳城外。
洛阳是东周王朝五百多年的都城,昔日刘秀曾以更始司隶校尉的身份去洛阳恢复社会秩序整修宫殿,也算为百姓所知。
而强华先生经过占算后,断言:这洛阳城有天子之气,风水极佳!
当吴汉正领军攻打洛阳时,刘秀便命大司徒邓禹攻占关中。
邓禹今年正好24岁,而大司徒一职,亦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统领百官,由此便可以看出刘秀对邓禹的信任程度。
待邓禹走后,刘秀立刻便使人叫来‘大树将军’冯异,令他带兵北攻上党,南下河南成皋,扫清洛阳北部西部周边,为定都洛阳打造一个安定的周边环境,驻军孟津,捍卫洛阳,偷窥关中。与邓禹互成犄角之势。
邓禹想不到,此去关中,待回来后,自己不仅没有封赏,还会被降为右将军。
而这一切,自然都在刘秀的算计之中。
————
且不说这边如何风起云涌,先说宛城那头。
郭况一时好奇,加之张英有心要看那‘郭家大郎’是何种角色。于是,常青便将郭江请了进来。
这一露面,郭况心头便是一个激灵。
郭江今年二十有五。在河北时,两人却是经常能见面的。他心头一突,便低了头,借用给自己倒酒的姿势来平缓心头的紧张。
阿郑后退一步,却是选了个最佳观察的位置站好。
郭况离开河北时才十岁,如今过去两年,他的体貌自然是与旧时不同,加之在外的历练,浑身的气质也不再是当年那个不知世事的公子哥儿了。
他心头宽慰自己,郭江不一定能认出他来。
只是一抬头,却见郭江双眼牢牢盯着他,里头尽是疑惑。
“张兄,”郭况转过脸来看向身旁张英,“我脸上可是有什么不妥?”
他这话里加了点宛城人的口音。
果然,眼光余处,那郭江已不再盯着他看了。
“并无不妥。”张英道。
“哦,我见这位兄台一直看向我,还以为有什么不妥呢。”
“是在下失礼了,”郭江随意做了个揖,“你长的实在像极了我的一个故人。不过,他却是个好吃懒做,好逸恶劳的纨绔。仔细看,你比他强多了。”
‘好吃懒做’‘好逸恶劳’这是在说他自己吧!
郭况笑的咬牙切齿:“在下多谢兄台夸赞。”
郭江偏听不出来郭况的敷衍,还笑道:“哪里,哪里。”
张英眉头一皱:“在下多问一句,贵客是河北郭家的大郎?”
郭江心里头想,他是他家唯一的儿子,不是大郎又是谁?
“行不改姓坐不改名,某正是河北郭家大郎郭江!”他捋了捋自己的衣衫,得意的做了个揖。
“郭江?”张英可不是好糊弄的,他听罢便皱了眉头,“可郭主和郭昌先生的儿子,仿佛不叫这个名字啊。”
郭江听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