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第1/4 页)
袷撬�丝梢员饶獾摹!本殴�鞣床档馈�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暴元失政,群雄奋起。可见天下并非一人一姓之天下。”孔胤玉义正词严的说道:“崇祯皇帝自从即位以来,于内,不能安抚百姓,导致河山失色,死于饥寒交迫者不计其数,各地贪官污吏横行乡里,各种关税比天高,弄的百姓苦不堪言,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无道则选有道。于外,后金频频寇关,掠我钱财,杀我子民,崇祯皇帝不但不能抵御外寇,还要杀害有功之臣,以前的袁崇焕,前不久的唐王殿下。如此昏庸之君安能稳定河山,还天下一个太平?”
“何谓臣子?何谓忠臣?难道起兵造反也是忠臣所为?难道你李无庸不怕天下人耻笑吗?”九公主指着旁边不发一言的李无庸娇喝道。
“忠臣?”孔胤玉不屑的说道:“唐王殿下天资聪颖,文韬武略为当世之雄,所谓的忠臣不是愚忠,唐王当然是忠臣,他所忠的不是一家一姓,而是忠于天下百姓,忠的是大汉江山,忠的是华夏民族。此为大忠,为大忠而舍弃愚忠,方为正道。当年汉高祖也是秦王朝的一个亭长,之所以要起兵伐秦,因为他所忠的对象是天下百姓,所以得到张良、韩信等英雄的辅佐;大明洪武皇帝之所以揭竿而起,是因为他所忠的是大汉子民,所以能得到刘诚意、徐达等义士的辅佐。如今海内沸腾,内有李自成、张献忠做乱,外有后金虎视眈眈,天下只有唐王殿下才能解救天下百姓,还天下一个太平。公主殿下,您以为先皇可以吗?”
“你先皇?”
“不错,据探马来报,前不久李自成已经攻破北京城,皇帝陛下在杀死后宫诸人后,在煤山上以身殉国了。还请公主殿下节哀。”
九公主并没有听清楚最后的话语,在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后,好不容易才与自己的情郎,大明的叛臣见面后,又迎来了一个巨大的噩耗,就是再坚强的人也接受不了。
望着躺在榻上的少女,李无庸不满的望了一眼孔胤玉。
“先生,你好威风啊!”
“嘿嘿。”面对李无庸的责怪,孔胤玉干笑了两声,猛的正色道:“殿下,如今崇祯已死,殿下其一要为崇祯发丧,以挽天下民心;其二,快速迎娶九公主,以招揽天下士子。”
“就按你说的去办吧!”李无庸望着睡着的阿九叹了口气。“追崇祯为庄烈帝。退下吧!”
“是。”
''
(全本小说网 )
第一百三十二回 两大臣争相招揽 大汉奸左右逢缘
“军门,如今该如何是好?陛下已经归天,我山海关十万大军该何去何从,还请军门示下。Www!!”
山海关上,吴三桂一身披挂,虽然如今也有三十多岁,但是岁月并没有在他的脸上留下了多少的痕迹,虽然他也不过是个总兵而已,但是在山海关,他就是皇帝,他就是天,在这里崇祯的圣旨也不见得比他的命令来的管用。
大明朝是亡了,是他亲眼所见,当然也是他自己亲手造成的,自从连续接到崇祯的数十道圣旨后,按兵不动是他唯一的举动,他是个忠君的人吗?显然不是,否则这个时候,他应该在北京城下与李自成大战呢!他在等待,这个理由有的时候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也许在得到他的消息的时候,他就下了决定;也许是见到她的身影的时候,他就想到了。
李无庸总算反了,他称王了,数十万大军出台湾,很快的横扫整个江南,而此时此刻,北方的局势更是让这位胸怀大志的将军看到了自己的出路,虽然九公主很漂亮,但是却不值得自己去卖命,性命、权势才是自己想要的,而这一切已经不是崇祯这个没落的王朝能够给予的。在乱世里,实力才是最重要的,看看李自成是个反贼,如今却攻占了北京,俨然成为天下之主,那些文人士子们,心里早就盼望着开科取士了,在新的朝廷里博个功名出身的;那李无庸不也是叛贼吗?可是天下骂他的有多少的呢?关键是靠实力,胜者王败者寇,这是天下最浅显的道理,谁都明白。
十万大军是什么?山海关是是什么?这就是实力。如今的关宁军已经不是以前的关宁军,这里没有广西兵,没有山东兵,也没有陕西兵,只有山海关外的壮汉,在军中,我吴三桂的话比谁说的都管用,关宁军这支以朝廷军饷建立起来的铁骑早就是我吴三桂的私兵。十万铁骑就是实力,就是资本。山海关是什么,是扼守关外与北京的钥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无论是关外的清军还是李自成,都知道它的重要性。吴三桂是汉人,他虽然也想过投降后金,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