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2/4 页)
已,该找的东西却什么也没找到。也许某个人对他的上司怀恨在心,积怨多年而牢骚满腹;或者是某个人对另外某个人,因观点不同,而反目成仇所造的恩怨;要不,就是办公室同事之间,相处不融洽的懊恼。‘巴希法’却只会在旁冷眼旁观我们搞得满城风雨,鸡飞狗跳,而冷笑不已……”
贝弗听了很泄气,却也觉得这是很可能的一种下场——徒劳无功。“还有另外一种途径,我们一直没有时间去采取行动。就是追查所有这七十五个人,他们在‘布拉瓦海岸事件’那一个星期里的行踪。假如我们没弄错……假如我没弄错……他一定不在华府。他会在马德里,在巴塞隆纳。”
“可是他一定早有掩饰了!”中将抗议。
“即使如此,将军,他也该有个离开过华盛顿的记录。这种缺席未上班的人会有多少?”
“你打算何时进行?”总统问。
“明天一早——”
“为什么不从今晚?!”将军插进一句。
“假如这些记录我能唾手可得,我当然可以今晚就着手调查。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假如为了要这些记录,我半夜打电话去找管记录的人要,难免会产生谣言的。我们可受不了这种无妄之灾。”
“好。即使从明天一早才办,”大使说,“你又怎么能去抑制别人的好奇心,不惊动别人呢?”
贝弗答话之前,两眼低垂,试图找出适当的语句来回答这个疑问。“查缺旷时间,”他终于找到一个名词。“我会告诉管签到簿的人,这只是一种例行的调查缺旷时间,以便核定考绩。这种事每个机关总有人做的。”
“说得通,可以接受。”布鲁斯点头,“就这么办。”
当老政治家和陆军中将离开地下会议室回家休息前,四个人决定第二天中午再碰一次面,每个人将会分别由比较不容易引人注意的南侧走廊入口,进入白宫的地下会议室。
假如贝弗一早进行的调查,有惊人发展的话,则时间即刻提前。
总统将把明天所有的公事暂时搁置,把抓间谍的事列为首要之务。因为只有抓到这名内奸,才能引导他们去找那个被总统和他的国策顾问称之为“疯子”的“巴希法。”
等两位老人先行告退离去后,总统就问贝弗,“有件事你一直避而未提。哈洛克。他在哪里?”
“我几乎可以肯定,一定是在巴黎;那儿正是珍娜·卡拉丝要去的地方。我中午的时候,已经打电话给某些法国国会、院、部、局、以及我们驻法大使馆,先跟他们打过招呼,暗示这是总统您授命要我这么办的,请他们尽量合作与帮忙,去找哈洛克和那个女人的行踪。可是我刚才避而不谈,我想您也会同意。因为海雅中将是个军人,也许他会同意我们某种做法,可是我看布鲁斯老大使,却不尽然;他是个老派而且守旧的外交家,是个道德主义者;他不可能会赞同我们对哈洛克所准备采取的行动的。”
“你很有见地。”总统说。
“谢谢你的夸奖,总统先生。”
“幸好他在‘莫里涅山口’只是打了一场乱仗,而没有时间去揭发‘布拉瓦海岸事件’的真相,因为他没有截到珍娜·卡拉丝。否则的话,一定会令‘巴希法’更提早恐慌,在我们尚未对国务院采取行动之前,就发动攻势来威胁我们了。可是不管怎么说,哈洛克这个人——从一开始——就是核心人物。”
“我了解,先生。”
“在第二次大战时,”总统茫然的望着会议室对面的墙壁说。“邱吉尔也曾遇到过类似的这种难题,而使他几乎整个的崩溃掉。盟军情报单位,破获了德国纳粹的密码机‘字谜’。从那个时候起,由德国纳粹总部,用‘字谜’所下达出来的各种军事行动命令,盟军都可以在截听到之际,马上予以破解了。照理讲,破解了这个密码机,就等于从此可以拯救亿万生灵,免于德军的奇袭大轰炸了。他们在破获这个密码机之后不久,就截到了一封德国空军预备对英格兰中部大城‘科芬特里’,展开大轰炸的密令。照理讲,邱吉尔应该马上下令该城居民疏散,或者是加强防空工事的命令。可是邱吉尔从整个战略的观点去看,却发现他不能这么做:拯救一个城市,不但不能提早结束战争,反而会让德国查出他们的‘字谜’密码机,已被盟军破获的事实,促使德国再去另行设计出一种更神秘难解的发报机来,而将战争延长得更久、更惨烈、死的人更多。所以,邱吉尔终于狠心决定,不通知‘科芬特里’的居民去早做疏散准备。结果德国的那次大轰炸,几乎把整个城市毁掉了一大半,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