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页)
虎口,已经精疲力尽,疲惫不堪。因为刚刚经历了一次危险,躺到床上却又睡不着,朦胧中听到街道上不时传来急匆匆的脚步声,到后来就迷迷糊糊睡着了。
天明时起来上课,乔老师已经回来了。乔老师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显得十分疲惫。下课时,看到有人在学校外边聚集,墙上贴着一张印刷的传单,题目是《揭开天主教堂神秘的面纱》,两边的墙上还有红的、绿的、黄的标语,上面写着:信教自由,反对强迫!反对教堂军事化! 严惩教堂里的杀人凶手!
这天下午放了学,乔老师把沙英、海龙叫到屋里,拿出一迭传单,对他们说:“你们两个趁着天黑把这些传单撒到城里,要多加小心,不要让敌人抓住。”
沙英、海龙拿了传单转身就走,乔老师又把他们叫住,教给他们撒的方法:把裤子口袋剪开,手拿传单插在口袋里,一边走一边往下捻,传单从裤腿里掉下来,这样才不会被人发现。两个人照着乔老师教给的方法去做,在城里的大街小巷转了一圈,非常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教堂命案以后,兖州城里的人很少从教堂门口经过,虽然不能说所有的人都明白了日本传教士在中国传教的目的,但是人们至少知道日本传教士手里有枪,教堂里也并非清静之地。天主教堂门前从此变得门庭冷落,一扫过去熙来攘去的情景。
在以后的几天里,每到夜晚,大街上便传来日本鬼子的巡逻队咯吱咯吱的皮鞋声,兖州城发布了戒严令,大街小巷关门闭户,没有一个中国老百姓行走,只有全副武装的日本鬼子在大街上巡逻,像幽灵一样游荡。
六、自卖身进县衙…2
傍晚,沙英、海龙在学校门口踢毽子玩耍,几个鬼子和警察从北边走了过来,到学校门口时停住了。沙英、海龙正在门口执行乔老师交给的任务,留心外边的动静,小心敌人的密探。见警察不怀好意地停住了脚,海龙便大声地喊道:
“你们找谁?学生放学了,学校里没有人。这里都是女学生,不准随便进去。”
鬼子哪里会听他的,砰砰砰地敲门,敲了一阵敲不开,便往门上爬。乔老师正在寝室里学习党的文件,听见海龙的喊声,急忙躲到厕所里,把文件销毁。
警察爬上了校门,沙英怕乔老师走不脱,万分焦急,上前一把抓住了警察的腿,硬硬地把他拽了下来,警察扑的一声摔到地上。警察爬起来,恼羞成怒,抬腿就踢沙英,沙英见腿来到眼前,搭手一接,一把抓住了警察的脚后跟,往上一抬,再向后一送,警察便四腿八叉仰面向后跌去。旁观的人们见了,一阵大笑,想不到这小姑娘竟然还会这一手。
警察爬起来追沙英时,海龙一个扫堂腿,又把警察撂倒。
一个警察用枪托捣沙英,沙英一闪,返手一个封眼锤,将他打的满眼金花。
鬼子拉枪栓,要开枪,海龙从后边飞起一脚,踢进他的腿裆里,疼的他两手捂着腿裆,蹲在地上,哎哟哎哟地叫起来。
有人大喊了一声:“还不快跑。”
沙英、海龙撒腿就跑。
鬼子、伪军拉枪栓,要追,几个大人围了上来,你拉我扯,挡住了鬼子和警察,都说:“和小孩子生什么气,连小孩子都打不过,还当什么警察。”
这工夫,沙英、海龙已经钻进了附近的胡同,鬼子追了一阵,没有追上。
周校长慢慢腾腾地来开门,因他是一方名人,警察对他倒也有几分客气。他们到学校里搜了搜,没有搜出任何可疑的东西,灰溜溜地走了。
乔老师销毁了文件以后,翻墙脱险,后来被党组织调任曲(阜)泗(水)县县委书记。
兖州城里有一处名叫息马地的大市场,这一天放了学,沙英、海龙在学校门前弹琉璃球,从南边来了几个耍猴的,小猴穿着小褂,蹦蹦跳跳的,两人觉得好玩,就跟着往北走,到了息马地。走到市场拐角处,两只猴子突然蹦了起来,原来东南角上有一处日本人的养马场,里边养着十几匹马,有一个背枪的日本兵在门口站岗。猴子眼尖,见了穿黄皮戴红领章的日本鬼子,害怕起来。主人牵着猴子躲开日本鬼子,到东边空地上去耍猴。小猴翻跟斗、拿大顶、推小车、耍了一统。围观的人刚散去,那边又围了一群人,原来是一个老汉在卖一个小姑娘。
沙英、海龙挤进人群,小姑娘十二三岁年纪,穿着一身露着棉花的棉袄棉裤,脚上的鞋露着脚后跟脚趾头。头上扎着一条细长的小辨,面黄肌瘦,满脸灰土,干裂的嘴唇上曝了一层皮,只有一双玲珑的大眼睛透出少女的青春。她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