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北奔3(第1/2 页)
进入大同府时,几人已经吃完了干粮,不得不冒险混入城中。
这日,韶龄正与吴又可装作游医跟一个大娘换些麦饼,突然感到有一阵凌厉的目光朝她扫来,韶龄悄悄抬眼一看,正与那目光的主人对视,不好,绣春刀、飞鱼服,是锦衣卫,韶龄赶忙低下头。那目光的主人并不放过,拿起身边的画像仔细比对。
韶龄紧张地拉拉吴又可,告诉他很有可能已经暴露了。吴又可也紧张起来,匆匆收了几片麦饼就走。
两人穿过街市,那个锦衣卫始终在后面保持一定距离跟着,谢迁正在城门口等,看到两人,兴奋地向两人招手,韶龄来不及跟他反应,拉上他跳上马车驾车就跑。
锦衣卫看到谢迁,兴奋地在身后喊到:“没错,就是他们,追!”
韶龄知道他们这匹老马定跑不过身后训练有素的锦衣卫,但是也不甘心束手就擒,只能拼命抽打。
谢迁与吴又可则把一些行李破烂向后扔去,想要阻止锦衣卫,可是这一切都显得有些徒劳和可笑。
在锦衣卫的一片笑声中,三人被围在城门外只几里地的小树林里。锦衣卫并没有马上动手,而是将三人视为玩物。吴又可被当做小鸡一般被他们从马车上提溜下来挂在了树杈上。谢迁一边奋力推开一个锦衣卫,一边对韶龄喊:“快跑!”可惜下一秒就被打晕在地。韶龄手无寸铁,捡起地上的石头向他们扔去,却连他们的马都没砸到,反倒惹得他们一阵嘲笑。
一个锦衣卫下了马,亮出了手中的绣春刀向韶龄走来,韶龄无路可逃,坐在地上,绝望地看着他,真是天要绝大明吗!
韶龄闭上眼睛,忽听一声火铳的声音在自己耳边炸开,等睁开眼,眼前的锦衣卫已经应声倒下,四周的锦衣卫也乱了阵脚。这时,一对人马杀来,没几个回合就把这对锦衣卫人马拿下了。韶龄呆呆地看着这眼前的一切,反应不过来,直到有人推自己,“张姑娘,张姑娘。”
韶龄这才回过神看着这个叫自己的兵士,只见他身穿甲胄,但是样子却那么熟悉。
“我是小石啊,我是东阳少爷身边的小石啊,你不记得了吗?”那个兵士说。
“你是小石。”韶龄努力平复着心情。
“对,我是小石,少爷就在这儿呐!少爷,你快来,是张姑娘!”小石向韶龄身后挥手。
韶龄转过头,一双熟悉的眼睛正望着自己。
李东阳,别来无恙。
这位少年将军全副重甲,正按剑立于自己身后。因披甲带戈,李东阳没有屈膝行礼,只是朝韶龄拱手一揖,走上前道:“臣,李东阳,给太子妃娘娘请安。”
韶龄的笑容因为他这句话凝固在空中。与他不见整整两年,如今容颜未改,自己与他却也不是记忆中的那位亲爱故人。
风中隐隐传来边城才会有的金柝声,韶龄仔细看他,见他与两年之前相比,形貌还是有不少变化:除了唇上多了髭须,颊边添了伤痕,连两眼尾上也多了纹路,显得更稳重了。
韶龄勉强笑了笑,道:“长宁伯大不一样了。不对,现在该叫李督师了。”
李东阳沉默了片刻,说:“太子殿下已经得到娘娘派人传来的消息,比臣早半日出发,估计此时已经过了大同府。臣这就带上娘娘,快马追赶或许在明日可以追上殿下。”
韶龄点点头,说:“我也是为此事而来。宫中发生大事,需太子尽快回京勤王平乱。”又指着谢迁与吴又可说,“这两位都是护我出城的义士,还劳烦督师为他们医治。”
一路上,韶龄与李东阳相顾无言,小石看着两人这样子,也不敢多说。
谢迁一直在昏睡,他的头旧伤未愈又添新伤,韶龄真心祈祷这位才子千万不要因为这样影响了他的脑子。吴又可好像被吓坏了,一脸惊恐地缩在马车一角,韶龄问他他却不回答,只能随他去。
傍晚,大军在大同城外暂歇,李东阳带着小石沿各营寨边巡查。见到韶龄,小石识相地暂时走开。暑气来袭,已可听得见草虫争鸣,韶龄与李东阳就这样面对面站着。
“太子妃有何旨意?”李东阳并不看韶龄,而是偏头望着军营的方向。
远远传来击缶之声,有人放歌道: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起初不过一人而歌,其后鼓角齐鸣,众人和之,那歌声逐风而远,直上干云。韶龄抬头,北辰星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