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页)
司有关领导询问为什么有这个细节。当地的一位记者朋友提示说:
“没必要问了。您一定还记得十几年前发生在新疆克拉玛依的那场大火吧?”
我当然记得,不仅是我,相信很多人都不会忘记。
1994年12月7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委检查团一行25人到克拉玛依市检查工作。12月8日,克拉玛依教委组织了700多名师生、家长等在友谊馆为检查团进行文艺汇报演出。
演出进行到两个多小时的时候,舞台上方的一盏照明灯烤燃了附近的纱幕,立即引起了熊熊大火,电也因此中断,现场顿时陷入一片混乱当中。
出于求生的本能,大家纷纷借着火光向各个门口跑去。然而,断电后不久,原本开着的卷帘门突然掉落下来,而其他几个安全出口全部被死死地关着,掌管钥匙的工作人员却不知去向。
几扇紧锁的安全门,将整个友谊馆变成了完全封闭的大火炉,哭声、哀号声、呼救声……响声一片。这时候,打开安全门就意味着打开生命之门,然而糟糕的是,迅速赶到的消防人员却发现携带的工具不足以打开紧闭的安全门,于是只好再返回去取工具,如此几经周折,才将安全门打开。
就这样,仅仅二十几分钟,大火夺去了3###生命,其中288人是正处于花季的孩子。
这是一场巨大的悲剧。除了被媒体披露的其他原因之外,还有一点教训是永远值得重视的,那就是忽视细节,在小处随便,让“魔鬼”在细节中钻了空子:
电工对一盏照明灯随便了,结果引起了熊熊大火;
工作人员对几扇安全门随便了,结果堵死了人们逃生的路;
消防人员对几把工具随便了,结果导致了最宝贵时间的延误……
后经证实,主办方的领导之所以有这样一个提醒安全出口的举动,正是由于吸取了那次火灾的教训:一方面,在举行活动时一定要检查安全通道是否畅通无阻;另一方面,一定要提醒大家,如果出现安全问题,不要拥挤,以免同样的悲剧发生。
当时,我一方面为当初的那场悲剧感到痛惜,另一方面也深感欣慰:毕竟,当初用生命换来的教训,已经被很多部门吸取。尽管新疆油田邀请我讲课的部门与当初火灾悲剧发生的单位没有什么关系。但是,能够通过以往的教训来指导今天的工作,这的确是值得高度肯定和借鉴的。
任何执行,都没有大小之分,只有将每一个细节、每一件小事都当成大事来看待,“魔鬼”才没有任何可乘的机会。
“想当然”最容易造成错误及悲剧
魔鬼总在细节中(2)
执行中最容易出问题的时候,就是“想当然”的时候。
“想当然”,就会凭自己的感觉和经验办事,忽略了实际情况,只想到一种可能,由此造成错误和悲剧的发生。
2007年6月15日凌晨,一艘运沙船与佛山九江大桥桥墩发生严重碰撞,造成九江大桥三个桥墩倒塌,致使9人当场坠入江中,8人死亡,1人失踪。
调查发现,船长石桂德驾驶“南桂机035”船途经九江大桥附近时,江面出现大雾,能见度变低。
石桂德想当然地认为:
“这点雾算不了什么,可以正常航行。”
因此,他并未指挥采取安全航速航行,也没有选择在安全地点锚泊,而是凭经验冒险航行。
在能见度如此差的情况下,值班水手本应站在船头协助�望,而事发时,值班水手却正在排水舱协助抽水!
因为在偏离主航道后,石桂德隐约看到前方有两道灯光,他想当然地认为这两道灯光是主航道灯光,而实际上,那是为扩建维修大桥而挂在桥墩上的灯光。
就这样,船撞了过去,惨剧发生了!
据了解,当时运沙船上装载有一部雷达、两部对讲机和一部GPS定位系统。如此多安全措施,居然还出了这么大的事故。
事故的原因不在于设备不先进,而是船长“想当然”的判断。
“想当然”之所以会屡屡造成错误和悲剧,关键在于所有的行动都建立在自己的“想”而不是对实际情况的了解、具体问题的分析上。
在一次有关“执行力”的培训中,谈到“想当然”的危害时,一位中层管理者谈到了自己的一个故事。
几年前,他应聘到一家事业单位做电脑主管。由于工作非常努力,领导对他很欣赏,但因为一件“想当然”的事情,差点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