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2/4 页)
有不少,但能看懂字的,着实太少,别说吴楠,不少书协的大师都认为这个叫丁朗的年轻人写的这副“上善若水”相当好。
书协办的展览,为了做好推广门票只象征性收点,不少学书法的学生都被自家父母拉着来看,也有些真正对书法感兴趣的中老年人,总得来说,展览的气氛挺好。
持续五天的展览,丁朗第四天才有空拉着黄子卿去看——谁让除了黄子卿真诚表示自己一向爱书法之外其他人都明确表示对书法不感兴趣呢?他手上有一叠吴楠塞给他的票,不用白不用,也让自己接受一下大师级人物的熏陶不是。
因为是周三,展览又进行了四天,人并不多,吴楠也没想到丁朗会在这天来,人正在自己公司忙呢,也暂时抽不出空来,不过丁朗也乐得两人自在,没人打扰。
等等,干嘛要没人打扰?
作品分为书协区和非书协区,一进门看到的首先是国内著名书法大师王川重老先生的一副“鸿”字,气势简直可以称得上扑面而来,只一个简单的字已经写出了破纸而飞的感觉。
丁朗一进来就被震了一下,原本他觉得即使自己的书法水平达不到S级好歹也是A级了,可这只不过是首都书协的作品展,一进门第一幅作品就这么厉害,着实让他已经有些骄傲的心稳了下来。
另一面墙上挂着的一副吴敦青老先生的大幅草书,笔画连绵,运笔放纵,笔势流畅、狂放不羁,黄子卿对着那副字看了老半天愣是只看出了一个“一”字,在这副作品面前他森森觉得自己就是个文盲!不过转头见丁朗看得认真,也就安静站在一边陪着。
丁朗感叹完了吴敦青老先生的深厚功底,见黄子卿明显不感兴趣却又默默陪着他,心里算是明白他今天说对书法感兴趣只怕是假的,就是纯粹陪着他来的吧。
他们俩这关系再对着这个说道就显得矫情了,他也就带着人往里面走。
这一边都是非书协的作品,丁朗的被挂在最显眼的位置,这下黄子卿倒是有兴趣看了,仔仔细细地盯着那张纸看了好长时间,连角落里那个印章都给印在脑子里了。
丁朗对自己的书法也就扫了一眼,就看向别的作品来,不过不怪他那张“上善若水”被视作非书协区的头号,其他人的书法说不上能挑出瑕疵,但也没什么出彩之处。看完一圈,他最后还真就只得跟着黄子卿站自己那副字前面了。
“这个章也是你刻的?”黄子卿微微侧身,对丁朗耳语。
说话间呼出的热气弄得丁朗有点痒痒,有些不自在地动了动:“嗯,你怎么看出来的?”
“猜的,”黄子卿一脸严肃地吐出这俩字儿,“有空给我也刻一个?”
丁朗自然应下了,刻印章很简单的事儿,不过印章分不少种,待会儿出去他得问清楚,现在在看展览,不便聊天。
“我的字,拙言。”这天两人告别的时候,黄子卿留下了这么一句。
丁朗明白这是说刻的章上用拙言二字,细细品味,这个字相当适合这个人。
现在的人很少有字了,像丁朗就没有,所以对于黄子卿有字这事儿他还挺羡慕。因为是用表字刻章,所以这章就得比较正式了,材料上也比较讲究。
为了这印章,丁朗特地跑去买了块看着就很漂亮通透的玉,他也不懂玉,只凭着自己感觉选的。
丁朗光写就写了十张才挑出最满意的,拙言两字写得古朴,看着就挺适合黄子卿。细细描下字,在印章底部淡淡印上痕迹,用刀手刻。
其实玉石印章并不适合用刻刀来刻,但大概是因为之前抽中了雕刻技能,所以丁朗使刻刀挺顺手的。
字刻完他想了想还在玉的上半部分花了点力气,刻了只有吉祥寓意的貔貅,往上加了根黄色的穗穗,这才算完事。
刻完这章他又觉着就这么光秃秃地送出去不太好,跑潘家园寻了块木头,自己又倒腾出一个盒子来。
——理所当然的,以上这些事儿断断续续做完已经快放寒假了。
放寒假之前他的实验也有了第一批成品,可以暂时告一段落,丁朗和冯涯、王乐云三人商量好放假这段时间也得保持联系来书写和完善研究报告。
食百味开了快两个月,不仅是首都大学、附近大学的学生,不少市民也都成了这里的常客,所以寒假期间即使学生们放假了也依旧会开,不过没有丁朗在这里每天晚上熬秘制汤料,鸭血粉丝估计就得停卖了,他也有对策,因为已经冬天了,所以干脆又重新弄了个小吃,汤羊。
这汤羊可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