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部分(第1/4 页)
战斗仅仅持续了不到半个时辰,这座建平郡的治所就此陷落。
宜都郡。
沿江而上的山道上,一支风尘仆仆的军队正在疾行。
为首那人,银枪白袍,威风凌凌。
只是,他的眉宇之中,却流露着某种忧虑。
他,正是荆益二州之主刘封。
就在几天前,刘封在庞统的提醒下,蓦然间识破了曹操的这一招阴谋之极的连环计。
刘封很清楚,一旦让曹操突袭巫县成功,将他的荆益二州一截为二,那时的后果将有多么的严重。
先不论他中了曹操的计策,将益州军团尽旨调往了剑阁一带,曹操的大军由东三郡深入蜀境,一路将无人可挡。
益州一地新得未久,如果闻知通往益州的通道被断,与最高统治者失去了联系,介时必然会人心浮动,一些跳梁小丑更可能趁势兴风作浪。
刘封虽在益州安排了刘巴、黄忠和马谡这些忠于自己的人,但毕竟数量很少,能否靠他们镇得住益州土著士人,还有浮动的人心,刘封还真的捏了一把汗。
故此,面对着这般超出意料的变局,刘封就第一时间集结了包括沙摩柯南陵蛮军在内的三万兵马,日夜不停的赶往建平。
兵马疾行不停,沿途不时的能够遇到从建平一带东逃的百姓,从这些百姓口中得到的情报,已经让刘封隐隐感到了一丝不祥的预感。
在距离建平还有七十里时,刘封终于得到了那个他不想听到的消息:
曹军突袭建平,巫县失守。
紧接而来的情报,则是越来越多的曹军,正由东三郡方面翻山越岭而来。
当年的巫县,刘封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夺下,眼下,只因为一时的疏忽,却被菖军轻易拿下。
巫县的失守,对刘封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震动。
震惊之下,刘封不敢稍作停留,当即继续催兵前进,试图夺还这座建平的治所。
只是,这一次刘封面对的并非是当年的蒋琬,而是拥有着精锐北军的曹休。
这位曹家的小将,根本就没有打算死守巫县,坐等刘封来攻,而是率四千曹军,向东出巫县二十里,主动的迎战刘封的荆州军团。
刘封的三万荆州军,虽然人数上占有绝对的优势,但这三峡一线,道路崎岖,山林密布,根本不适合大兵团展开作战,人数上的优势反倒被地理抵消殆尽。
激战三天,菖休依靠着临山面建的坚固营垒,轻松的化解了荆州军数度强攻。
刘封的大军被阻于巫县以东二十里,不得再前进一步。
就在西援受阻之时,襄阳方面的急报传来,退于新野一线的十万曹军,再度倾巢而出,对樊城重新发起了围攻,而且攻势之凌烈,越超于前次。
曹军对襄樊的进攻,同样也在刘封的意料之中。
当初,正是因为于禁等所率的十万曹军,驻扎于新野不退,才让刘封和庞统怀疑,曹操之所以这般布局,是因为他真正的企图,仍然是攻取荆州。
目下的事实,证明了刘封和庞统的猜测。
只是,曹操的连环计太过精妙,竟是连番误导了刘封他们的判断,尽管最终还是识破了曹操的诡计,但在动作上,刘封却迟了一步。
巫县的失守,一时之间,刘封的形势急转直下。
襄阳城,风雨如晦。
隔着一条汉水,城中的人们仿佛都能够听到对岸樊城激烈的交战声。
立于城头远眺,只见对岸一线,菖军的旗帜遮离天日。
连绵十数里的曹营,不但将樊城围得水泄不通,而且还虎视眈眈着对岸的襄阳,那种强烈的压迫感,压得一城军民喘不过气来。
城中,各种流言像雪片似的满城飞舞。
有人说益州已经失守,有人说曹操的军队已经打到了江陵,也有人说州牧刘封战死在了三峡……各色的流言,让本就为阴云笼罩的襄阳,越发的人心惶惶。
荆州一地,原本有军队近七万。
其中三万已经被刘封带走,西去攻打建平,另有两万,则部署于公安至江陵一线,防范东吴。
眼下,留守襄樊的军队,已经锐减到两万。
而此时,对岸的曹军,却有十万之众。
五比一的敌我双方比例,让这场襄樊保卫战变得异常的艰难。
州府之中,孙尚香盘膝坐于阶上,正自观摩着院中一众女兵操练阵法。
原本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