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页)
、确立齐国的霸主地位而提出的“尊王攘夷”,近则有东汉末年曹操“奉天子以令诸侯”,其后两晋、南北朝……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当然,战争毕竟是实力的对抗。论实力,凤翔节度使李茂贞自不能与朱全忠相抗衡。况且,朱全忠是志在必得,更兼有士大夫的官僚集团的鼎立支持。但是,凤翔城池坚固,一时间也攻不下来。为此,李茂贞亲自上城道歉,并让唐昭宗李晔手诏劝朱全忠归镇。
久战无功,更因粮食短缺,朱全忠于是移兵转攻邠州,并击降驻守的静难军节度使杨崇本。朱全忠还归河中后,不久又派部将朱犮宁带兵,西击李茂贞。宰相崔胤亲自从华州赶到河中,向朱全忠泣诉,求他前去救驾,并且言道,如果朱全忠再不发兵,李茂贞有可能劫圣驾到蜀地,如果那样,天下就将大乱!为了取悦于朱全忠,宴饮之时,崔胤不顾堂堂宰相之尊,亲手执符板,为其唱歌助兴。
思索良久,朱全忠再次率军5万,往征凤翔。时值冬日,天气苦寒,更兼连日大雪,久围之下,城中粮草皆尽,冻死饿死折不可胜计。往往街上一人倒地还未死,身上肉已被旁人割削而食。市中卖人肉,斤值钱百,犬肉值五百。李茂贞甚至只能杀狗杀猪供“御膳”。唐昭宗李晔迫不得已,卖掉自己的御衣和小王子们镶有珠宝的小衣服买东西吃。双方乏食交战,还不忘互相谩骂。城上凤翔守军骂城下“夺天子贼”,城下围困的汴军骂城上的守军是“劫天子贼”。
一日,围困日久的凤翔守军心生怨言,争吵着要杀韩全海等致祸的宦官,韩大公公吓得向李茂贞叩头求哀。面对危局,李茂贞再也挺不住,秘密拜见唐昭宗李晔,表示要诛杀韩全海,与朱全忠和解,奉皇帝还长安。唐昭宗李晔大喜,忙派一小太监领凤翔兵四十人逮捕了韩全海以及禁军首领二十多人,当即处斩,把这些脑袋放在一个大筐内,送去城外的朱全忠的大营。
唐昭宗李晔皇帝终于被朱全忠抢到了手。
为了取悦朱全忠,李茂贞还急诏崔胤回朝为相。当然,想进一步加保险,李茂贞又要唐昭宗李晔把女儿平原公主嫁给自己儿子宋侃(李茂贞原姓宋,因依附太监“立功”得赐姓李)。何皇后心疼自己的亲生女儿,唐昭宗李晔劝她:“只要我能出得城去,不必担心你的闺女”。何皇后无奈,只能忍痛割爱。于是,李茂贞终于大开城门,放唐昭宗李晔出城入朱温朱全忠大营。君臣相见,唐昭宗李晔解下自己玉带赐予这位“功臣”,并赐其号为:“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进封梁王。
战争结束了,在士大夫官僚的簇拥下,唐昭宗李晔皇帝很是体面地被朱全忠接回了长安的皇宫。可惊慌失措的皇帝和大臣们很快就发现了戍卫皇宫的禁军这时却也已经换成了朱全忠的军队了。
不久,朱温朱全忠欲争淄青之地,留下自己的义子朱友谅为宿卫都指挥使,掌控朝廷,自己则辞别皇帝还镇。宰相崔胤借朱全忠之军力诛除宦官、打败李茂贞之后,见朱全忠吞并关中、威震天下,纂夺之志已露,心生悔意。于是,表面上他仍不停向朱全忠报告长安都城的情况,暗中却想培植起官僚士大夫集团的势力对其加以遏止。于是,他写信给朱全忠,表示长安离凤翔的李茂贞太近了,必须要增募军兵,捍卫皇上,以免皇帝再被劫持。朱温朱全忠是何等精明的人物?他对崔胤的用意自然是心知肚明。
不过,这时候,朱温朱全忠表面还是从了崔胤所请,暗地却派人在长安严密监视崔胤的一举一动。崔胤自以为得计,终日招兵买马,封官命将。未等崔胤羽翼长成,朱全忠密表崔胤谋反,并命自己留置于长安的将领宿卫都指挥使朱友谅带兵包围崔胤府第,逮捕斩杀了这位崔胤及其党徒数十人。然后,朱全忠又表奏自己的亲信右拾遗柳璨为宰相,名为皇帝,实如傀儡的唐昭宗李晔只能宣诏任命。接下来,朱温朱全忠更以枢密使蒋玄晖与何太后私通为名,杀了蒋玄晖和何太后,进一步清除了自己登基称帝的障碍。
在做完了这一切之后,朱温朱全忠并没有停下手来歇口气。
长安,作为将近300年李唐王朝的都城和根本之地,其影响力自然是不言而喻。为了彻底削弱李唐王室的影响力,也为了更加牢固得控制中央政权,朱全忠又以都城长安破坏太严重为借口,强迫唐昭宗李晔、后宫、百官以及长安百姓迁都洛阳。当时,唐昭宗李晔很是诚恳地请求朱全忠再考虑考虑,说迁都是何等的大事,应该从长计议。可是,这时候的朱温朱全忠哪还有那份耐心来听你一个傀儡皇帝的这一番鸟言。于是,他一口回绝:“不行,立即迁都。”说完,转身便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