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3/4 页)
抗击最为猛烈的饱和攻击。此外,“海卫”级舰舰桥上隐形的主桅杆两侧各有一座双管37毫米近防炮,舰艉机库顶端也有一座近防炮。
舰艉机库内可容纳2架12吨级新型卡-27反潜直升机,该机可依据所要执行的任务的不同改变武器的携带情况,除内挂4枚324毫米反潜鱼雷、16枚深水炸弹执行反潜任务,也可挂12枚C-701轻型空对面导弹执行攻击敌滩头要塞和小型水面舰艇的任务,或可挂两枚C-803超音速反舰导弹执行中距对舰攻击任务,当然也可执行超视距目标指示、电子对抗乃至搜救、补给等多重任务。
随着“海卫”级护卫舰的出现,人们对我军加速建立远洋海军的认识,无疑又受到一次强有力的冲击。
作为我军二十一世纪初的第一代主战舰艇的“海卫”级远洋导弹护卫舰的建造数量计划达到创纪录的42艘,它们的前6艘被编入我军第一代航空母舰战斗群中作为护航舰,有2艘被编入以东方级导弹驱逐舰为核心的中型远洋打击战斗群中作为战斗群的主要突击力量,海军还计划以一至两艘该级舰为核心,编入几艘导弹艇和常规潜艇组成近海巡逻队,保卫祖国的万里海疆。
今天在舾装码头即将起航的“海卫II”级的首舰“玉树”号雄姿英发,等待出海试航。改型总设计师洪嘉信高级工程师在带领海军副司令员蔡兴胜中将等军方领导在全舰察看后,在舰上的战术中心利用电脑演示系统向他们作进一步的介绍。海卫II的主要改进是:
——既装备了HKZ-10相控阵雷达,同样“套装”了舰用型“冷眼IIH”被动相控阵雷达。一般的所谓“隐形舰艇”,一旦启动搜索雷达,对方立即就能探测到你,而且根据雷达波的特征,与电脑数据库中储存的资料一比较,还可以知道这是那一艘舰艇。如果不启动雷达,就只能依靠其他的探测设备诸如,侦察卫星、预警机通过数据链传递敌情,会受到种种限制。开启“冷眼“被动雷达则不会暴露自己,而且既不受敌方的干扰,也不会招来反辐射导弹的攻击。
——安装了一台RZ-40模块化燃蒸一体化联合发电系统,它的外形同RZ-80一样,输出功率仅为RZ-80的一半,由于设备密度较低,提高了可靠性和可维护性,适合于中型舰艇使用。海卫级的宽度不能横置,就安装在机舱中的减震浮筏上。它输出的电能足以供主机和全舰的设备使用。多余的电能可存储在配置的4万公斤金龙电池中,也可为舰载直升机的电池充电并通过电缆向护卫艇或导弹快艇供电。
——采用全电推进系统。必要时也可以关闭RZ-40,仅靠金龙电池供电。
——由于取消了发电机舱、燃油舱,增设了2个标准垂直发射模块,内置16枚“红旗-91”中程防空反导导弹,增强了区域防空火力。可以减少12名定员,进一步改善了指战员的生活条件。
海试取得了完全的成功。隐形设计也很成功,对雷达波的反射截面已经低于300吨级的渔船;关闭发电系统时,红外特征很弱,反舰导弹的热寻的头很难对它进行跟踪;全舰的噪声也大为降低,改善了舰载声纳的工作条件。
随着新型全电推进的“旅洋”级和“海卫”级舰的大量装备,我人民海军将以崭新的姿态踏上保卫人民的万里征程!
我军大量装备的053型导弹护卫舰都在加速进行改造,整体的战斗力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东海南部某海区12月24日
在海军这个我军的弱势军种也有一个亮点,那就是一批小型舰艇活跃在海防线上,创造了不少小艇打大舰的奇迹。
在1950年5月25日至8月3日协同陆军131师解放珠江口万山群岛的新中国第一次海战中,当时的广东军区江防司令部、1艘坦克登陆舰分别组成火力船队和登陆艇队,与拥有1艘护卫舰、4艘登陆舰30余艘炮艇的国民党第三舰队决战。在首战中“解放”号炮艇竟然潜入敌占港口,在国民党海军的3000吨级的登陆舰丛中,找到旗舰“中和”号护卫舰,以小炮和机枪与之对战,还打得舰队司令重伤。
1965年8月6日,南海舰队4艘护卫艇,这就是著名的“八·六海战”。我军仅护卫艇2艘、鱼雷艇2艘受轻伤。
同年11月14日,东海舰队的护卫艇和鱼雷艇各6艘组成的突击群,在福建省崇武以东海面,历时1小时33分,击沉国民党海军“永昌”号护航炮舰和击伤“永泰”号大型猎潜舰。我仅护卫艇和鱼雷艇各轻伤2艘。
我军装备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