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4/4 页)
险,我将实施我的决 心。”这是蒙哥马利所能得到的最好结果,也许比他应得到的还多一些。
这样,就为英联邦军队在西北欧的倒数第二次大规模作战行动——“诚 实”作战行动打开了道路。正是:战略不同难协调,盟军北进战果少。欲知
后事如何,请看下章分解。
第十八章 最后一战
盟军强渡莱茵河,向前挺进困难多; 谈判桌上巧施压,德军投降战幕落。 蒙哥马利在进行欧洲最后一战之前,还进行了“诚实”作战。“诚实”
作战是由加拿大集团军从帝国森林向南发动的一次攻势,目标是攻克莱茵河 以西的全部地区。
2 月 8 日,蒙哥马利向奈梅根以东的帝国森林发起“诚实”作战行动, 加拿大集团军依托莱茵河向南进击,直至克桑滕—芬洛一线。2 月 23 日, 美国第
9 集团军进行“手榴弹”作战行动,夺取了控制罗尔河谷的水坝之后, 向北压过去,以实现同加拿大集团军的连接。
“诚实”是一次非常激烈的作战行动,它的另一个名字是“帝国森林” 之战。
在“诚实”作战行动的卫个月中,加拿大集团军虽然遭到 1。5 万人的 伤亡,但蒙哥马利及其部队却达到了目的。希特勒再次犯下了致命的错误,
强令其部队背水抵抗。
到 1945 年 3 月初,“诚实”作战行动和“手榴弹”作战行动打垮了德 军 19 个师,使之伤亡达 90000
人。莱茵河西岸的德军已被扫清,向东挺进 的大道已经打通。
到 3 月 10 日,美第 9 集团军和第 21 集团军群已在莱茵河西岸从诺伊 斯到奈梅根一线摆开阵势,河上所有桥梁均已被摧毁。与此同时,美第回集
团军于 3 月 7 日完整地拿下了雷马根的铁路桥,并立即在东岸建立了桥头堡。 到 3 月的第三个星期,盟军已在南起瑞士北至北海这条漫长的战线上,全部
逼近莱茵河。
关于“地面部队指挥”的问题,蒙哥马利和艾森豪威尔已在 1944 年 12 月 31 日的通信中达成了谅解,得到了较好的解决:艾森豪威尔亲自指挥两
个集团军群,但将美第 9 集团军置于蒙哥马利的指挥之下,并把主攻方向放 在北线;一旦与布莱德雷就两个集团军群的作战地境线出现分歧,蒙哥马利
有最后决定权。
但是,这个问题在 1945 年 2 月又再次提出,而且是由首相提出来的。 伦敦当时认为,陆军元帅亚历山大可以分担艾森豪威尔指挥地面部队的责
任,而特德则不能。 丘吉尔和布鲁克曾私下征求蒙哥马利的意见,蒙哥马利回答说,如果
亚历山大参加最高统帅部,一定会在报界和美国将领间引起一场风波。然而, 伦敦方面的意见还是向艾森豪威尔提了出来。
于是,艾森豪威尔要蒙哥马利在他们的两个总部之间的合适地点碰头。
2 月 4 日,他们在蒙哥马利过去的作战指挥所宗霍温见面。艾森豪威尔要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