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部分(第1/4 页)
同龄人之中,除了长孙冲那种早早的继承了父辈爵位的幸运家伙,其实也就是他这个白手起家的家伙爵位最高了。
不过他也没能在家休息多少时间,安排好老婆孩子们必要的后撤路线后,他又和出征倭国的大军一同出发了。
高句丽那边除了留下部分必要的守军以外,更多的是靠着偏师去袭扰,影响他们的农时,制造饥荒,顺便更多的驱使契丹和族人,与高句丽之间展开死斗。
大唐上下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到了倭国这边。
面对着早有准备的唐军,仓促应战的倭国这边显然十分的被动,能够给唐军造成的压力极其有限。
现在的他们,远没有日后的武士刀制造技术呢,面对唐军的刀枪和弓弩,他们那可怜的竹甲和纸糊的也没差了,而他们的刀剑对唐军的铠甲能造成的伤害又极其有限。
另外还没有经历过大面积来中土借种的倭国武士们,身高普遍矮小,面对唐军那高大的关中精锐,根本就像是大人欺负孩子一样,被揍得哭爹喊娘的。
唐军的推进速度,比之面对高句丽时还要快速一些,尤其是燃烧罐这样的大杀器,也准备的更加充分,还有战船在不停的进行补充的情况下。
再加上这个岛国大部分城市离海岸的距离都非常有限,唐军完全可以利用已经完全占据了制海权的优势,尽情的从海路上补充粮草物资,不渝被人切断后路,打起来这叫一个顺风顺水啊。
要不是李承乾暂时还没下达攻占倭国全岛的命令,怕是这会唐军已经把所有的倭国城池给血洗过一遍了。
眼下吗,还是先把那几个重要的金银铜矿,纳入到大唐的实际控制区域内好了。
凡是参与了战斗,变成唐军俘虏的那些家伙,毫无疑问的都被投入到了各个矿山中,做了矿奴,为大唐的发展添砖加瓦。
得了这些矿山以后,李承乾并没有盲目的直接开始搞金银铜三级货币制度,而是先补充了铜钱的资源,确立了大唐的通宝有足够的信用,然后才逐渐放宽了对金银限制,官方的金银储备,同样是有限制的流入市场的。
这当然都得益于林森的指点,在他讲了几个货币崩溃的典型案例后,李承乾就赶紧收起了他一股脑的把这些金银全都砸进大唐的想法。
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急于求成反倒是有可能玩死大唐上下。
要是没有毁于外敌之手,反倒是被半吊子的经济给干挺了,那他李承乾还不得贻笑大方啊,遗臭万年都不是没可能的,所以容不得他不谨慎啊。
在见到了倭国这边的好处以后,大唐上下统一了想法,先征集了大军,将倭国全境打下来再说。
以几大矿山为基础,将整个倭国打造成大唐的一个财富基地。
至于倭国当地的民众,自然是要接受大唐精心准备的奴化教育了。
把他们的出身,从徐福东渡那时候开始说起,一直编排到大唐这时候。
目的就是一个,告诉倭国当地人,其实你们注定了就该是大唐的奴隶。
当然,只要你们干活卖力,你们还是有望能够过上天朝上民的体面生活的。
相较于连名字都没有的贱民,哪怕是做一个大唐的普通人,也绝对是一件极其幸福的事情啊。
所以,奋斗吧,努力吧。
而在此之后,吐蕃那边也终于爆发了内乱,松赞干布被一直和他不对付的老派贵族们成功暗杀。
禄东赞这个名相,同样也是强大部族的族长,也没能力挽狂澜,因为他也成了其他所有贵族们斗争的目标。
就在他们斗的如火如荼的时候,一个受到大唐扶持的势力,显然就是林森手下的那些个廓尔喀战奴们建立的那个,打着“掀翻奴隶主,分田做主人”的旗号,成功的取得了大量吐蕃农奴们的支持,开始迅速的壮大起来。
最后吐蕃也不复存在了,新建立起的藏州政权,直接宣布归顺大唐。
仔细看看也不难发现,其实他们的统治阶层中,不乏真正的唐人,都是曾经和雇佣的泥婆罗战士,一同在高原上行商的那帮子家伙。
收拾完了吐蕃,高句丽那边和契丹还有族打的也差不多了,有生力量都被消耗的厉害。
契丹和族这边,因为常年的和大唐搞用女人换烈酒的贸易的,本身繁育的速度就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没有女人哪来的孩子,再加上他们长期酗酒导致的近乎绝育,他们的后代变得极其的匮乏。
在和高句丽死磕的过程中,成熟的战士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