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部分(第1/4 页)
终于,有人再次接起了电话,却听是个女人的声音,有点沙哑,也显得有些厚重:“代号?”
“回忆!”
徐临渊说出了英子留下的那个代号之后,对方此沉默了片刻,便道:“徐先生,很感谢您的帮助,明天下午两点,会有一位电脑公司的人到您的公司找您,您见面就直接跟他说你要一台四核电脑,他第一句话回答会说衣服降价了,然后您就可以将东西交给他……”
说完后,对方就挂了电话,徐临渊一阵古怪,搞什么飞机,这么神神秘秘的。
不过徐临渊觉得,对方搞的这么神秘,说不定是个什么秘密组织,他看了看那封信,虽然好奇,但他也没有去翻译信的内容,而是将信收了起来放好。
这时,林秘书又走了进来道:“董事长,央视的栏目组已经安排好了,他们下午一点会先来公司录制采集一些您工作的短片,然后还想到西市的发动机厂录制一些您视察生产的短片,三点钟他们会在省台的演播大厅正式对你进行专访节目的录制……”
徐临渊道:“那你安排一下吧,既然公司也要上节目,就将我们的企业具有朝气与活力的一面展现出来……”
林秘书应了声,就出门安排,正好在门口碰上了汪倪,点了个头打了个招呼之后,汪倪就进了办公室。
“董事长,这里有一份资料,您看看!”汪倪将手上拿的两份杂志放到了桌上。
徐临渊倒是好奇,汪倪不让助理跑一趟送资料,却亲自送来,于是就先将那两份杂志拿了起来。
这两份杂志,不过并不是普通的杂志,一份是上一期的美国的《时代周刊》,他的形象照片赫然上了封面,就见封面上写着:“创造了动力革命神话与奇迹的中国男人!”
不过徐临渊看到了上面有人用签字笔写了句:“好阳光、帅气的男人!”看到这几个字后,徐临渊不由瞄了一眼汪倪。
!@#
第三百零五章 《信号》舆论(二更)
二更,求票,求正版订阅!!
……
汪倪看到徐临渊的异样神色,就淡然道:“那不是我写的,是将周刊寄给我的那位朋友写的!”
说着,汪倪不由瞄了徐老板一眼,又道:“不过,我觉得她写的倒也符合事实,你那些照片确实很上镜!”
徐临渊只是淡然一笑,随意翻了翻,也没太大的兴趣。()
他知道汪倪给他看这些,应该不只是他的照片登上了《时代周刊》杂志的封面,应该还有其它的线索待自己探索。
于是,徐临渊就将那份《时代周刊》放到一边,拿起了另一份出来,只是他看到了下一份杂志后,却是皱起了眉头。
这也是一份美国上一期的《信号》杂志,里面有一页被专门折了起来,徐临渊就翻到了那一页看了看,不由道:“这些吃饱了没事干,整天闲得蛋疼的所谓美国专家,他们想干什么?”
汪倪道:“目前我们在生物合成金属材料,以及动力引擎科研技术上,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我们的产品在国际上已经受到了高度关注,而这份信号杂志上刊载的是一篇论文,是美国西点军校的一位权威专家对对我们的生物合成金属发表了一篇论文,分析了这种生物合成金属材料对军事制造领域的重大影响!”
“除了这些,他还在战机、航母、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作了评估分析,再加上我们推出的完全背离传统动力技术的链环引擎,该专家认为我国如果在这两项科技成果逐步完善成熟以后,如果大量应用于军事领域,将完全超越美军的最尖端的军工产品。
所以因这篇论文的缘故,目前已经引起了轰动,欧美各国对中国在这项新兴金属材料的保护政策颇有争议,一致认为中国政府过于频繁干涉企业商业活动,而且定制的限制出口的政策也过于严苛,他们一致想通过国际商业法案,要求放开限制,就这篇报道,把我们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了……”
徐临渊听着汪倪在说,他将那信号杂志放下之后,又看了看里面的一份来自大众集团的关于引进配套生物合成金属材料用于汽车主要安全挂件制造的申请报告。
汪倪见徐临渊在看那份报告,就道:“这份申请报告,大众集团除了向我们发了一份,也向我们国家相关部门发了一份,目前这份申请报告还没有得到正式审批,不过这并不是重点,董事长您看一下最后一份资料……”
徐临渊于是就将最后一份资料拿了起来看了看,嘴角不由微微翘起了个弧度,道:“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