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页)
尉迟部,但尉迟迥为代人,应与鲜卑拓跋部和尉迟部有混合后的血缘遗传关系。
史书上说高宝宁“不知其所从来”,但又是高姓皇帝家的远房亲戚,这很可能隐瞒了一些如其母身份卑微等常见情况,但高宝宁在邺城有亲戚,这是很可能的,所以说尉迟迥想找到某种支撑的力量,而与这高宝宁联系,是有如我们所考据了这老半天所得出的历史渊源的。
而这种“渊源”,包含有很多内容,在此不再做细致分解。
言及于此,会发现,尉迟迥的另一方面的的考虑:这样做,也许为留有退路。
有高宝宁做榜样,不行就打游击,但此举却有不怕背上里通外国之嫌的名声,所以说这尉迟迥的目的,并不是在于“清君侧”。
且尉迟迥还嫌这样做不够,再派人与陈朝联系。
陈朝是南北朝时期,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陈霸先所创建,都建康,即今南京市,控制江陵以东、长江以南的地区。
同时存在的还有占据荆州一带的三百里区域,为西魏藩属,史称后梁。
当时的孝明帝萧岿?,也因为派去向北周朝贡的中书舍人柳庄,回来传达了北周丞相杨坚的话:梁国的几代君主,都是忠于朝廷的,我们应当把这种友好关系保持下去,才没有听从手下众将与尉迟迥联合的鼓动,在东家房子起火时,没乘火打劫。
可见双方下的功夫都不少。
这种做足诗外功夫的行为方式,见之于武将身上,的确少见。
或许因为当时都是军人政权的缘故,武将脑子里不但要盘算如何打仗,还要想着如何用诡计,搞垮别人,也就等于不费一兵一卒,得了全胜。
在这一回合的较量中,虽说尉迟迥落了下风,毕竟这人打仗太专业了点,不象普六茹坚,政治和军事两头都练。
但尉迟迥还是真正地抵当了一阵的。
所以弄得北方大地,一时风起云涌。
然而,就象我们说的,过去没发现这人还会这个。
虽然对杨坚不能这样说。
但对尉迟迥来说,虽说身为政治局常委,却没见过他过搞政治,因此,他身后的人,是我们应该关注的。
但当时武将上阵拚命,少见有光说不练的谋士们说三道四的。
这尉迟迥发起如此声势必浩大的群众运动,也没见有那个幕僚高手在背后指点一二,说来是有点奇怪。
这人不可能做这种头脑一热就干的事。
有人说他用赵僣王招幼子宇文贯名义拉大旗,做虎皮,是另有所图。
而这种说法不能成立的重要理由是,忘记了有关于此的一条铁定的规律,这往往也是现代警察们破案的基本思路:做这种事,要求看会对谁有利。
是的,尉迟常委从年轻时,就跟随北周太祖宇文泰打仗。现在年事已高,要说他想当皇帝,他自己都不信。
那么,接下来,惟一有可能入选的,就是这位赵僣王招。
打他的小儿子宇文贯的旗号,是因为老爹当了政,要传位,一般不传幼子,传的是长子。
由此看来,双方在开打前的预热阶段所做的准备活动,都是事先有预案的。
虽然赵僣王招此时远在京城,但依第二套方案,仍然不误事。
但事情都是有假象的。
就连普六茹坚,也没看透。
他看到的是,恐怕这尉迟迥老干部,资格老,威信高,手中有北周最精锐的军队,兵强粮足,不反才怪。
所以说,人干坏事时,往往会把别人想得和自己一样。
要不是这样,把赵僣王招的女儿嫁给突厥,就象是他嫁自己的女儿,没有亲爹的同意,是不可能定下出门上轿日子的。
杨坚当然是借囗说,赵僣王招深明大义,牺牲个把女儿,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因此他杨坚还给这位千金公主,取名叫大义公主。
赵僣王招来了,不吭气,他这人最重要的品格就是老实,还能干事。
但这普六药坚这次是真的大意了。
他要是不犯错误的话,本来就可以在赵僣王招来京城出席欢送大义公主出嫁突厥的仪式上(当时还没把他侄子周天远去世的消息告述他),就把他给解决了,也不会发生后来那一幕,差点让他丢了性命的“鸿门宴”。
因此,我们看到的是,这普六茹坚,想着的是怎么对付尉迟常委这位老干部,他到没太想怎么和他单挑,那也太过份了,不过,在后面这一点上,他是对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