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页)
临水是临水,可惜临的是悬崖下的水。院外三面都是一望无际的竹海,只有一面是靠近悬崖,悬崖下就是差点害段微澜香消玉殡的软江。
前些日子,她养病无聊时,随手翻看一本诗集,看到里面形容情人如鸳鸯的美句,不禁想起欧阳墨林和管柔柔,心里微叹他俩才是真正的生死鸳鸯,只是不晓得他们现在如何了?
偏巧这叹息刚好被东伯男看到,这下他不知从哪端来一个彩釉盆,盆底绘着鸳鸯戏水,他当献宝似的拿给她看,说是要营造出和书中一样的气氛。
她不耐地把脸盆拨到一边,心情烦躁的下床走到窗边,踌躇了下才回首问道:“当日除了我,你们还有见到其他人吗?”
那天船上有那么多人,即使他们不是她亲手所杀,但的确是因她而死,她不能不担心。
他正掏出个月牙梳子对着彩釉盆慢慢梳理长发,听到她的问话,不免好奇地侧头看她,刘海下的双眸似乎闪着光芒,“你在不安吗?我以为你……”
据说江湖第一魔女一向狠毒,即便他知道她并不是真正的十恶不赦,但印象中的她,也不是个会在乎他人性命的人。
段微澜局促不安地坐下。他怎么会懂?即使她什么都不在意,但即将回到自己的故里,去看那些看着她长大的人,实在不希望自己的名声败坏得如此彻底,毕竟当年她可是带着一定要出人头地的决心离开。
“罢了,反正我本来就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女魔头。”她泄气地看向窗外,强烈的阳光透过窗外竹林洒落下来,显得温柔而安静,微风吹来,空气中充满竹叶的清冽和潮湿的味道。
点点光亮中的段微澜,其实脆弱得如同当年那个八岁的孩子。
同在阳光中的东伯男悠闲地梳着刘海,唇边却带着一丝微笑。她回到回春城之后,好像越来越像个孩子了。
街道依旧是从前的样子,不过多了些青苔,少了点人烟。甚至当年差点淹死她的水缸,还是静静地搁在原来的位置,不过缸底却破了,再也不会有孩子困在里面挣扎呼喊。
段微澜慢慢的走在街道上,脸上戴的依旧是东伯男帮她做的面具。本来他也想跟来的,但是她却警告他,要不换上平凡的衣服、做平凡的打扮,要不就老实的待在她的视线之外,否则别怪她立刻跑得无影无踪。
纵使没了那些他宝贝的保养品,想不到这个失踪的威胁依然管用,在他考虑了下形象问题后,还是含泪决定不跟去了,宁可留在别院里从彩釉盆中欣赏他的绝代风华。
松了口气,她当然不想让他知道自己打小是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即使她怀疑这个男人并不像他所表现出来的那么无聊和简单,且自己的所有事情恐怕他都早已知晓,但能避免还是避免的好。
而且,当女人面对一个口口声声说爱她的男人时,平常不怎么在意的形象,忽然间也都会变得突然重要起来。
当时她为自己这样的心思惊讶许久,但看了半天东伯男对盆梳头的模样后,她得出一个结论——原来自己不过是个普通女人,一样会对受人爱慕感到虚荣,否则就不会差点对小人周群方动心,更不会因为东伯男孔雀般的夸张示爱,而出现短暂迷惑。
这一切都是虚荣心作祟!
走在昔日的小巷中,段微澜要自己不要想太多的加快脚步,孰不知她的嘴角已经微微扬起。
她不自觉带着微笑来到当年的那个妓院,却在看到里头如废墟般的残破时,心脏猛然一窒。这里不像是有人住过,甚至像早已废弃多年。
她怔愣地站在院门,身后小巷里传来笃笃的拐杖声,诧异的回身看去,小巷深处走来一个沧桑的老妇人,但那不是母亲。她母亲不该看起来这么老,她总是穿着艳红的衣衫,在客人的怀里回想着花魁时代的风光。
等到老妇人走近时,她才认出这个老妇人居然是当年隔壁那位好心的大娘。
她也是一个私娼,当年她落入水缸差点淹死的时候,是这个大娘救了她,她自昏迷中醒来之际,她的娘亲正不知坐在哪个客人大腿上。
老妇人看到她十分吃惊,“姑娘,你在这里做什么?你看起来就像好人家的姑娘,这个地方还是不要来的好。”
看来她已经不记得她了……段微澜心中有丝小小的感叹,但却也为大娘的凄凉处境而震惊。“为什么?”
她记得当年这里也算是城中要道,更是通往城外小山的必经之所,为什么现在不能来了?
老妇人叹了口气,“姑娘是外地人吧!这里现在是花街,白天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