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页)
作者:于佳
**
前言——帝王传说
《帝王传说》——崭新的系列,与过往于某人写的系列有一些些的不同。哪里不同呢?且听我说。
以《骆家女人》来说,虽说是一大本书,一个系列,可分成三个故事,每个故事单独成章。看完一个故事,不想再看了,丢到一边也成。
然此番的《帝王传说》却非如此,虽说每本书单独成章,可整个系列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看第一本的时候,就准备把剩下的几本全部买齐吧!最精彩的人物,最完整的故事,最终的结局都是要看完整个系列才作数的。否则,看了第一本,你会觉得怪怪的,无数个谜团按在心口,堵得直想知道,这个人到底是谁,那个人到底想干什么?
买全了!记住了,这套书一定要买全本。
好在,于某人不是一个喜欢挖坑的家伙。你拿着第一本书的时候,这个系列的结局也就已经落笔了。
在故事开始前先解释一下,故事主要描述的地域是大理,大理主要有白族、彝族等少数民族,跟汉族的名字不太相同,它们实行的是“父子连名制”。
父子连名制,是由父名和子名顺推正违构成的。一般,父亲名字的最后一个字,皆作为儿子名字的第一个字,然后依此类推,十代为一轮。所以你在书中看到这样的名字——高升泰、高泰明——千万别以为像汉人似的,以“泰”字为辈分的兄弟,那就乱了辈分,人家可是父子。
我知道很多人看言情都是半个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一本。这部作品,麻烦你,静下心来慢慢看,一字一句一行一段,都有它的目的、潜台词和伏笔。某配角随便的一句话,很可能藏着整个故事的关键所在。
又:整部作品的大主角是段负浪,记住了!一定要记住了!这是于某人最最善意的提醒,对你看这部书绝对有极大的帮助。
前篇 大悲寺佛祖难大慈
手握着长剑,段素徽跳下马,直奔大悲寺内院。
早有当值的僧人疾步跑上前来拦住了他,“施主,此乃佛门之地,您还请留步。”
段素徽握了握腰间的长剑,到底还是缓下脚步,“烦请师傅向内院通报一声,就说有人求见一心大师。”
僧人见他提及一心大师的法号,顿了片刻,“施主,一心大师潜心修行,早已不理凡尘俗世。您还是请回吧!”
回?往哪里回?若请不动一心大师,他的国都丢了,哪还有家可回?凡尘俗世凡尘俗世活在这天地间,何处躲尘埃?
段素徽正色道:“师傅,您就同一心大师说,素徽求见,请他务必见我一面,以解开我心头之惑。”
见他如此坚决,僧人只得从了,“施主,贫僧去内院通报一声,若一心大师无意见你,还请施主莫要再做纠缠。”
怎么可能不再纠缠呢?今日,他是无论如何也要见到一心大师的。段素徽举头望着正殿中央镀金佛身,香雾缭绕,供奉不断,可这大理皇族供养的佛为何不保佑段氏王朝呢?
一手握长剑,一手捏着腕间七颗佛珠,他心乱如麻。无尽猜测由心而生,若叫一心大师瞧见了,又该责他修行不够吧!
不自觉转动起七颗佛珠,他默默念起《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
心到底是无法平静的,他弃了《心经》,转过头来,正看见打寺院外头跌跌撞撞进来两个路人打扮的公子。
打头的那位公子一身锦衣,容颜俊美异常,漂亮到让人怀疑他是否为女扮男装。相衬之下,跟在后头的那位灰衣先生倒是素净得多,拎着两个简单的包袱慢慢地踱在后头。看似跟班,可气度却是不凡。
进了寺庙,锦衣公子便招呼起小僧童来:“小师傅,弄桌酒菜来,饿死爷了。”
小僧倒也爽快,明当当地回说:“施主,佛门之地,有斋菜,而无酒菜。”
锦衣公子认命地耷拉着脑袋,“得!那就弄点斋菜先填着肚子吧!进城再说。”
锦衣公子一屁股搭在蒲团上,脱了鞋,当着佛的面敲起了灰,“你说这是什么鬼地方?一路上居然连个像样的客栈都没有,好不容易找到一间寺庙借宿一晚,想喝个酒都不成——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一旁的灰衣先生拿话宽他:“等进了首府便到了家,你想吃什么没有,还在乎这几口东西吗?”
两人正说着话,灰衣先生一扭头赫然瞧见佩在段素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