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部分(第1/4 页)
岳飞从蛤蟆眼手中接过银枪笑道:“但愿如此!”
就在这时,一阵“嘟——嘟——”的号角声响起,只见军士们纷纷到校军场中央列队,好像是将要出发的样子。蛤蟆眼回头看了看他脸上现出焦急的神色问道:“岳大人刚才说我们大人先教您入军为武,可曾言明是前军、后军还是中军?”
岳飞莫名地摇了摇头道:“这个……记得刘大人未曾说起。”
蛤蟆眼立刻脸上一悦说道:“既是这样,您就先随我入中军,我在帐中先给你安排个位置,岳大人您凑合一夜倒是现成。”
这样,岳飞跟着蛤蟆眼加入到中军行列,这一行人马浩浩荡荡地进了树林,又翻过一道小山,眼前现出一片夹有一条小溪的开阔地,这开阔地密密麻麻地扎满了营帐,若没有上万兵马,绝不会有这么大的场面。
岳飞一见心说:原来在这么狭小的山坳里还驻着这么些的兵!于是岳飞便向蛤蟆眼问道:“怎么这么多的兵马竟安扎在如此狭僻之地?”
蛤蟆眼扭头四处张望了一番,见近处无人,他压低声音说道:“俺看你不是外人,就跟你实说了吧,其实我们刘大人养兵乃是受康王暗使,因为刘大人是文官,他征兵更应该说是藏兵,所以我们这支队伍很多时候都是在大山里行走,若不是康王催促我们刘大人增兵扩编,我们刘大人哪敢这么大张旗鼓在相州大举征兵?”
岳飞点了点头说道:“难怪如此浩大之举,城中竟不见一兵一将!”
蛤蟆眼看了看岳飞说道:“若不是我们刘大人无奈之下才在相州征兵选将,恐怕我们这支队伍还不为人知呢!”
岳飞和蛤蟆眼两人边走边聊,不觉间两人已经来到了一座营帐前。蛤蟆眼拍了拍岳飞的肩膀说道:“岳大人,这是个十人的大帐,现在里边只住着六个手下,岳大人您先对付一宿,若明日得了官,也就不必再受这个委屈了。”
岳飞抱了抱拳说道:“赖伍长玩笑了,俺入伍是为了报国,甘愿马革为席,仰观星月。”
蛤蟆眼同样一抱拳说道:“既这样,岳大人就先在此歇息,等明儿个一早我们大人若有召唤,俺即会过来叫你。”
剪段截说。岳飞在这个大帐之中,他辗转了半宿无法合眼,白天发生的事情过筛子似的仿佛就在眼前,许多事情令岳飞他百思不得其解,尤其是自己缘何竟惊了刘大人的驾,刘大人为何有如此动怒欲将自己斩首示众?还有更令他疑惑的是:这个梁文绍梁大人,他为何要把自己从刀口下救出来,而在自己刺杀小梁王之后他又突然不顾军令,声言要立斩自己呢?
这些,岳飞无论如何他也想不明白的,常言说有句话叫做当局者迷,但今天我看在座的这些旁观者也未必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老瞎子没说您能明白么?趁这个当口,我老瞎子就给大家补充两句。
刘浩刘大人咱先不细说,他主要是康王的亲信,前边从蛤蟆眼的嘴里大家也都知道,康王暗中操纵枢密院刘浩组建的这支军队由来已久,只是正巧徽宗皇帝筹备抗金,这才明旨令康王征兵择将,于是就有了刘浩在相州大摆擂台这么一说。有此可见,康王暗地里养兵是别有用心的,至于他安的什么心?聪明人一看就知道。
再说这梁文绍梁大人,他虽然在本书当中算不得是个人物,可他跟那个心狠手辣又目空无人的小梁王却是关系紧密。大家都知道梁文绍乃是出身武官世家,他有个哥哥叫梁文宇,这个梁文宇不单是和他的兄弟一样借了父辈的光,而且人家运气也不错,曾因为戍边战功显赫而被封为梁王。梁王膝下只有一子,就是这个大家都知道的小梁王。小梁王今年刚满二十岁,是个初生牛犊,从小也是深得父亲的真传,学会了一手无敌枪法,这就是他在与岳飞对阵是使出的人称叫做霸王枪。要说这霸王枪的确是名扬天下,威震武林,可由于小梁王他年轻气盛,又目空一切,也可说是他遇上了岳飞算他倒霉,结果命丧在了岳飞的银枪之下。有人说了:小梁王有这么好的出身,靠他爹行了,干嘛还要来这打擂争官?这话,算是问在了点子上!因为梁文绍身为刘浩手下的主将,他知道刘浩组建这支军队的重要性,可以说是康王旗下的亲军。康王觊觎皇权的野心虽说还只是在暗地里磨枪,并不敢声张,这次正好借着抗金为名,所以才敢在相州张旗袭鼓地招兵买马。正因为梁文绍这个聪明的脑瓜子度出了康王的用意,他想:如果康王将来若是得了天下,那么在这支队伍为官必然是步上青云的一条捷径,所以他一知道刘浩要在相州设擂台的事情,马上就给他哥哥梁文宇写了一封信,说枢密院刘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