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第1/4 页)
武王急道:“还不快找诗圣探听虚实?若精卫应允,朕三生之幸也!”
姜子牙听武王此话不敢停留,他疾出临安堂,前往帅府内院去找牛夫人。因为姜子牙知道,满城之中,若论织绣,谁也比不上牛夫人,所以姜子牙觉得,将龙袍凤衣交给牛夫人这才是最快捷的办法。
姜子牙进了牛府,在前厅见牛夫人正在向精卫传授绣工。
姜子牙径行入内,咳了一声说道:“武王急招牛夫人见驾,不巧令小仙女在此独自寂寞,实在不安!”
精卫抬眼说道:“小女在此修学绣工并不寂寞,况内宅还有两个娃儿需要照看,且武王召见,何能怠慢,姜道长可放心带姐姐前去。”
姜子牙带着铃儿出了前院,这才说道:“本道长诓语了,非是武王相召,是乃武王三日后有龙凤佳配,故欲请牛夫人织造龙凤新衣。”
铃儿面露难色道:“龙凤锦衣非是针绣而成,乃是用十色彩丝织就。若欲染得上好丝线,须得有上好的蚕丝方可,即便是有了上好的蚕丝,亦非一日可以染得。况且,龙凤锦衣织工繁琐,非得有几个得力帮手才能织得。还有,所谓量体裁衣,武王身材贱下倒是晓得,可这凤袍若非亲见新贵,如何把握分寸?”
铃儿连珠炮似的说出了一大堆难题,姜子牙犹豫了半天,只得说道:“着凤袍之人正是小仙女精卫,不过此时她暂且不知,诗圣有意请牛夫人从中做媒,此事贫道本不当说,只因龙凤锦衣之事紧急,贫道只得如实相告。”
铃儿一拍手说道:“好便是好,这个媒贱下也是做得,只是还望姜丞相陪贱下前往城中招几个巧手之女,方能在三日内赶织出龙凤锦衣。”
姜子牙释道:“贫道奉武王急差欲前往西岐督办盛典之事,请牛夫人随贫道去见苏大人传武王口谕,命他协助牛夫人办理此事。”
话无俱细。单说苏护陪铃儿来到市井,两人走着走着,铃儿猛抬头见一户人家的门楣上高挂一牌匾,上书“淑女坊”三个字。铃儿一拉门走了进去,见一位阿婆正在织机旁向几位少女传授织术。
铃儿进屋门枢一响,阿婆一抬头和铃儿大了个照面,两人同时都是一怔……
若问这阿婆是谁?咱们下回再说。
第一百一十三章 黄道婆仙法传技艺
第一百一十三章黄道婆仙法传技艺
书接上回:话说铃儿和阿婆两人一照面,都是一怔。
阿婆见铃儿身后跟着个官人,便放下织梭说道:“我老婆子眼花,不知官人到此,这厢有礼啦!”
阿婆说着话,起身意欲行礼。
铃儿忙用双手掺住说道:“阿婆不必行礼,此人乃是奉武王之命招选织工的苏大人!请问阿婆如何称呼?”
阿婆笑眯着眼望着铃儿说道:“真是贵人多忘事!你不记得我老婆子,我可记得你。你若不是当年织绣庄的小绣女铃儿,便是另有个一母双胞的姐妹!”
铃儿喜笑道:“我说缘何看着阿婆这般面善,你我原是曾有过一面之缘。当初阿婆用七彩石换了小女的龙凤绣图,小女悔不及当初未曾与阿婆结交个旧好,免得今日多此一问。”
阿婆挺了挺身子说道:“唉!这么多年,我老婆子也从来未曾有过名讳,只记得本家姓黄,大家都称我黄道婆,我呢,也就自认了这个名儿。”
铃儿道:“既然大家都对阿婆如此称呼,铃儿也顺便称一声黄阿婆,不知阿婆是否顺意?”
黄道婆点了点头道:“这黄阿婆也是叫得,不过我老婆子可是喜欢称铃儿一声妹儿。若是唤作什么夫人之类的,我老婆子可是呼唤不来。”
铃儿笑道:“既然黄阿婆这么说,铃儿也不推辞。只是觉得在人前人后仿佛是捡了个便宜,倒是心怡的不得了!”
铃儿说完向旁边的几位布衣少女看了一眼又问道:“妹妹见这几位妙龄女子年岁相仿,不会是阿婆的本家亲女吧?”
黄道婆摇了摇头说道:“这都是城中百姓的闺女,在我这里学一点织造的手艺。我老婆子这么一把年纪,可不想把这些织机都带到坟墓里去!”
铃儿看了看织机,向身旁的几位少女问道:“你们可从黄阿婆这里学得了织术?不妨演示一下,让姐姐我瞧瞧!”
这时,一位少女开口说道:“谁不知牛夫人是城中出了名的巧手,小女子可不敢献丑!”
黄道婆嗔了一声说道:“润月儿,不要这么不识体面!你既知我这个铃妹儿是个织绣的好手,更应该在织机前织作一番,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