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第2/4 页)
,彻底将在场近两万人给雷住了。不仅仅是狄烈大幅度提升军士的待遇,给田、减(免)税、允许瓜分战利品,更给了军士以极高的荣誉,不用跪拜将官,优先嫁娶,伤残退伍还可以得到赡养……最最雷人的是还将士兵的社会地位,提高到了与士子相并列的地步。
士子是什么,就是读书人。在大宋这个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同时以文制武,极端鄙视武人的时代,把士兵与士子并列,这真叫一个吓人。
校场内外,回过神来的几万人顿时炸开了锅。场面一下就乱了——当然,主要是场外乱,场内的士兵虽然也所骚动,却被各级头头们死命压制住了。
即便是点将台上,也是吵成了一团,那些文吏们不敢直接诘问狄烈这个“强盗头子”,只得将矛头对准了陈规,谁让他是文吏之首,天平寨的右都监呢。(需要说明的是,“右都监”这个官名,是狄烈臆造的,大宋并无此官衔)
陈规能说什么?唯有苦笑。
就在昨夜,狄烈召集了他的文武班底,开了个碰头会,主要就是为了解决军心问题。在会上,狄烈大致了解了宋朝的军制、编成及军队的组成。同时也了解到了,虽然十营骑兵军基本扩编完成,但是有相当部分被征召的士兵并不乐意从军。这里面涉及到了这个时代从军者的社会评价、军饷及平民的畏战心理等等问题。
对于下属提出的种种困难,狄烈只问了一句话:“我只想知道——士兵们最想要的是什么?或者换句话说,做为一个普通的平民,他们最想要的是什么?”
一句话就让各指挥使们哑火了,面面相觑了半天,说不出个道道来。
狄烈挠头不已,看来军队里不能没有政工人员啊,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培养一批,只是现在却是犯难。
“俺想……应该是田地。”一个底气不足的声音响了起来。
众人目光齐刷刷扫过去——刘二平,一个平时并不引人注意的平庸之人。若非他是天平寨的元老级人物,加上其本人在农事上的确有点能耐,怕是根本不可能当上司农并在这议事堂里占有一席之地。没想到此人竟会开口,而且……
狄烈眼睛一下亮起来:对啊,怎么把太祖起义,分田分地闹革命的事给忘了?中国的老百姓,不管哪朝哪代,土地是百姓心里永远的迈不过的一个坎。不管何时何地,身居何位,漂泊何方,总想要有块地能叶落归根。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块土地,是百姓心中永远的梦想,他们会为这个梦想而付出一切,包括生命……
狄烈手下三万多人中,汴京居民及京畿附近的佃农占了绝大多数。佃农自然不消说了,土地是他们一生的渴求,而汴京居民也多是些商贩、仆役、车马脚力、手工业者之类的小市民。这些人对土地的渴望,也绝不在佃农之下。
“好!就是土地!”狄烈当即拍板,反正天平寨周边有不少因为兵荒马乱而丢荒的无主田地,还有好些可以开垦的荒山,加起来足上千顷。按一顷为一百亩来算,就是十万亩。五千兵,每人五亩军田,也不过才二万五千亩。过去太行山不少山寨也种地,但一来缺乏农具;二来人手不足;三来劫掠惯了,运气好干一票比土里刨食不知强多少。所以除了少量实力着实太弱小的小寨子之外,基本上没几个山寨愿意自力更生的。…;
强盗嘛,放着打劫这份很有钱途的工作不好好干,反而去伺弄田地,这不是不务正业吗?
也是由此之故,天平寨才圈得这千顷之地。当然,在狄烈的大部队没来之前,刘二平也只能眼巴巴看着这些好田撂荒而无可奈何,而现在自然是大不同了。
对于狄烈定下的分军田之事,陈规倒不反对,他也是知道,这的确是一招妙棋。田地一分,这人心可就齐了。对于优渥士兵及家属,虽然与朝廷一贯政策不符,但值此非常时期,行非常手段,也是可以勉强忍受的。唯独对于将士兵与士子相提并论,陈规是强烈反对的。认为这是对士人的贬底,一定会在人心尚未安稳的官员士子中引起强烈的反弹。
反弹!狄烈心里冷笑,现在是事业草创阶段,才不得不暂时依赖这些旧朝的官吏与士子。但只要给他几个月的时间,等到下层的百姓拿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真心实意拥护自己这个势力,并且编练成军之后。有枪杆子在手,谁敢闹事?
说实在的,他手里头能写会算的人多了去了,小小一个天平寨,哪用得了这许多读书人?现在有很多能治理一县、一镇、一村、一庄的才干之士,全给狄烈弄去管理仓库、牲畜、农田、水利去了。从某种程度上看,这算是一种人才储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