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韩信再次拒绝发兵援助刘邦 刘邦无可奈何只能另寻他法(第1/3 页)
“韩信是帅,我不能草率对待没把握的仗。”韩信的话语沉稳而有力,在空气中回荡着。此时的他,站在营帐之中,目光深邃地望着远方。攻灭齐国后,韩信的实力日益增强,他所率领的大军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峰,令人望而生畏。不仅手握数十万大军,那浩浩荡荡的队伍仿佛能踏平一切阻碍;还军械齐备,锋利的兵刃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坚固的铠甲散发着威严的气息。粮草充足,堆积如山的粮草给予了士兵们充足的保障,让他们无后顾之忧。然而,在面对刘邦发来的求援信时,他竟再一次拒绝发兵。那封求援信仿佛一块巨石,压在了众人的心头。韩信的决定让整个军营都陷入了一片寂静,众人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是好。副将曹参心中更是充满了不理解,他紧皱着眉头,眼神中流露出疑惑与担忧。在他看来,刘邦乃主公,如今主公求援,理应火速发兵相助。曹参甚至怀疑韩信想要与刘项两家分庭抗礼,他的心中涌起一股不安。于是,曹参决定提醒韩信,不要忘记自己的身份。他走到韩信面前,抱拳行礼后说道:“将军,刘邦主公乃我们所奉之主,如今主公求援,我们当速速发兵。将军此举,恐引人猜疑,还望将军三思,不要忘记自己的身份,我们是为刘邦主公效力的臣子。”曹参的话语中充满了诚恳与急切,他希望韩信能够改变主意,出兵救援刘邦。“你如今虽贵为齐王,但是你在我们眼中,可是汉王封的。”大将军曹参言辞恳切,神色严肃。他虽一直在韩信的帐下效力,然而,沛县出身的他,心中只忠于刘邦。在他看来,忠诚是一种深入骨髓的信念,不容置疑和动摇。他认为,韩信拒不执行发兵的命令,会让刘邦独自面对项羽大军的险境,这无疑是不忠不义之举。曹参心中满是忧虑,他深知刘邦此时的艰难处境,也明白忠诚的重要性。他希望韩信能够以大局为重,听从刘邦的命令,发兵救援,共同对抗项羽,为刘邦的大业贡献力量。灌婴见他如此不留情面,心中焦急万分,赶紧出来打圆场。灌婴神色紧张,快步走到曹参和韩信中间,试图缓和紧张的气氛。“大家都冷静一下,莫要如此冲动。”灌婴的声音中带着急切与担忧。可曹参已然上头,怒火在他心中燃烧,理智似乎已被抛到九霄云外。他双眼通红,满脸怒容,当即就对韩信发出最后通牒,表示,如果不给一个说法,自己明日就率本部兵马去援助刘邦。曹参的话语斩钉截铁,带着决绝的气势,仿佛已经做好了破釜沉舟的准备。韩信听后没有生气,他的脸上依然平静如水。他微微眯起眼睛,目光深邃而坚定。韩信所追求的是战必胜,攻必取。在他心中,每一场战争都需要精心谋划,不能有丝毫的草率。之所以要违抗命令,是因为他看出眼下不是出兵的最佳时机。他深知战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不能仅仅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做出决定。韩信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曹将军莫要冲动,我并非不顾主公安危。只是此时出兵,并非良策。时机未到,贸然行动,恐致全军覆没。我韩信行事,只为胜利,绝非不忠不义。待时机成熟,我自会出兵,为主公排忧解难。”韩信的话语中充满了自信和理智,他相信自己的判断,也希望曹参能够理解他的苦衷。为了让曹参和灌婴认同自己的选择,韩信微微挺直了身躯,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睿智。他直接甩出三个问题,声音沉稳而有力,在营帐中回荡。“汉王冒着严冬要我们跟他一起与项羽在广武决一死战,是不是。”韩信的目光紧紧盯着曹参和灌婴,等待着他们的回答。“对。”曹参和灌婴异口同声地回答道。他们的脸上露出凝重的神色,回忆起汉王的决心和这场即将到来的大战。韩信紧接着问两人:“此战若胜,是不是就意味着可以一举荡平楚地,不仅可以终结多年以来的战乱,还能让百姓从此以后过上太平日子。”韩信的眼神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仿佛看到了胜利后的美好景象。“所以我们才坚持决战。”曹参说道。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坚定,作为一名忠诚的将领,他渴望为了国家和百姓的安宁而战。“若败了呢?”韩信的语气变得沉重起来,他的眉头紧锁,脸上露出担忧之色。韩信担心此战若败,天下将再也没有人能与项羽争锋。项羽的勇猛和强大是众人皆知的,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即使刘邦拥有广袤的关中之地,最终也难逃的下场。百姓将继续陷入战乱之中,痛苦和灾难将无穷无尽。韩信的心中充满了忧虑,他深知这场战争的重要性和危险性,不能轻易做出决定。曹参对此无法苟同。曹参皱着眉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倔强。在他看来,按照目前各方所拥有的兵力,只要和刘邦合兵一处,必能打败项羽。他的心中充满了信心,仿佛胜利已经在望。“将军此言差矣,以我们如今的兵力,与汉王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