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页)
卖了十万,而且还得了郑安志的邀请,羡慕之余,也笑称,孟子涛是否极泰来,福星高照。
提到郑安志,孟子涛就有些好奇地问道:“郑老不是一直住在京城吗,怎么回陵市来了?”
程启恒笑着说道:“那是因为你孤陋寡闻,郑老可是每年都会来陵市住上几天的。不过郑老的老伴去年去世了,今年郑老就在陵市住的长了一些,我听说,郑老以后好像准备就住在陵市,不想回京了。”
王梦晗说道:“我也听说是这么回事,好像说郑老睹物思人,所以不想住在京城了。说起来,郑老的夫人好几年前就已经中风瘫痪了,郑老也正是为了照顾她,所以才辞掉了不少工作。还真是有情有义呢!”
老六接过话道:“说起来,像他们这样公认的大师,品德方面基本没话说。不像现在的一些所谓的专家,为了一点私利,尽做些缺德事。”
孟子涛点头称是,不说其它,光是这些年,郑安志陆续捐出去文物,价值就已经有好几个亿,更何况,有些文物捐的时间很早,真要以现在的市场价值来说的话,估计至少能值二三十亿。
这么一大笔财富,又有几个人能捐的出手?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老六正说着一件古玩趣事,他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看了看号码,他就和大家打了声招呼,出了包间接起了电话。
过了片刻,老六又走了进来,对大家笑着说道:“你们明天有时间吗?”
孟子涛问道:“什么事?”
“掏老宅子。”老六笑着说道。
像老六这样的小贩,当然会做一些“拉纤”之类的活计。
“拉纤”是古玩行话,其实就是做中间人,依仗自己信息灵通,渠道广泛,撮合生意。行业里还有个术语,叫做“搬砖头”,至于为什么把古玩比作砖头,无非是想隐蔽一点。
另外,在古玩这行还有一个词,叫做掮做,其工作和拉纤差不多,但掮做是拿别人的货物去兜生意,卖不掉可以退还。所以其中还是有些区别的。
拉纤,做为中间人当然是有提成的,一般是卖方出3%,买方出2%,俗称“成三破二”。当然,这个提成也可以商量。
听说去掏老宅子,孟子涛异常兴奋,他在古玩这行四年,“掏老宅子”这个词他经常听说,也经常听说有人掏到了好宝贝。只不过,他一来没有人脉,二来囊中羞涩,因此,一直都没有机会参与其中。
现在,有了机会,孟子涛当然忙不迭的答应了下来。
程启恒和王梦晗对此也很有兴趣,他们两个明天都没什么事情,同样也都答应了下来。
第二十一章 拳谱
酒足饭饱,大家聊了一会天,因为各自都有事情要处理,就分开了,孟子涛也骑着自行车回了家。
到家之后,孟子涛就迫不及待的把再一次捡漏的消息,打电话告诉了父母。
本来孟舒良夫妇对孟子涛的辞职有些担心,怕孟子涛不顺利,但既然孟子涛打定了主意,他们表面上还是很支持。现在听到了这个消息,他们心中虽然还不是太放心,但已经没多少顾虑了。
第一次是运气,第二第三次,那就说明孟子涛还是有些水平的,既然如此他们还有什么好顾虑的呢?
回到家,孟子涛把香炉什么的收好,见没什么事情,就拿起那本不知名的太极拳谱看了起来。
就像前文说的那样,由于这本拳谱保存的不是很好,纸张上有许多虫咬、水渍等痕迹,好在由于是拳谱,大部都是画的人物动作,影响并不怎么大。
孟子涛一页一页地看了下去,当他看到最后的时候,不由一怔。只见最后几页上面写着几段文字,而这些文字居然是拳法相配合的吐纳方法,这让他十分惊喜。
网上关于太极拳的理论,林林种种,有这么说,也有那么说,如果没有名师教导想要搞明白,还真不太容易。
但真想要找一位名师又哪有那么容易,孟子涛也打听过,陵市到是有练习太极拳的高手,但人家教不教你另说,光是学费就不菲。
先前孟子涛连父亲的治疗费用还凑不齐,哪有钱去请名师教授?于是他干脆就在网上找了视频学习一下得了,等到有了钱再去请教名师。
没想到,今天他居然得到了一本古法太极拳的拳谱,而且还带有吐纳之术。
孟子涛认为太极拳之所以被称为内家拳,不就是因为有相配合的吐纳之术吗?但他想要得到真正的吐纳之术又谈何容易,就算拜了师,师傅不信任你,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