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2/4 页)
对城内的会军一筹莫展,终于盼来了王錱的部队。
10月30日,湘军和团勇联合攻打桂阳州。李石保和焦玉晶出战不利,在城内固守。
11月5日,何禄率部从郴州增援桂阳州,在中途被湘军击败。焦玉晶、许月桂和李石保率部突围,撤向郴州。湘军进占桂阳州。
李石保等人不甘失败,又于11月9日回头攻打桂阳州城,被知州梅震荣和陈士杰所部击败。李石保率部退据吴山,焦玉晶和许月桂所部撤向嘉禾与宁远一带。
第二天,湘军包抄吴山,与李石保和焦玉晶所部激战,会军又遭挫败,再次退往郴州,不敢再向桂阳进攻了。
桂阳一地,自从1852年以来,屡遭起义军攻击。乡绅锐意防守本土,于是乡军兴起,越战越强。
王錱的部队在湘南往来游击,将各地会军打散。对于零散的会军,乡军便足以对付了。
11月13日,已经回到广西灌阳的朱洪英,又率领升平军从大荆源出兵,攻打湖南的永明,周云耀率领绿营兵入城防御。
永州一地,也是屡遭会军攻击。知府黄文琛善于侦察,据守险要,防备会军。
同一个月,湖南西部的邻省贵州,也有战火烧进湖南。
这个省东部边界的铜仁府,有个名叫徐廷杰的举人,认为本省的苗民起义和广西的太平军起义,都是官逼民反,便指责官府征粮太多,勒索百姓,号召民众攻占府城,杀死知府葛景莱,响应者多达一万人。
徐廷杰于12月出兵北上,攻占松桃,然后东进,攻打湖南西部边界的镇筸城。镇道防御森严。起义军鼓动了一番,匆匆离去,导致镇筸东部的麻阳和西南方的晃州发生混乱。湘军认为贵州起义军是乌合之众,容易打败,便尾随追赶,起义军果然逃散。湘军攻占了松桃和铜仁,留下部队代为戍守。
12月12日,朱洪英所部攻占永明,击毙清军把总周佑德。清军守城将领周云耀自刎而死。清军绿营在城外包围,却一直无法攻进城内,急待湘军增援。
12月13日,李石保和焦玉晶率领会军残部突袭宁远的下灌圩,绿营将领赵永年和唐仁高率部阻击,力战而死。会军攻克江华县城。
赵永年和周云耀都是行伍出身,统领绿营兵,以智略著称,现在都已死亡。湖南的绿营将领中再也没有著名的战将,湘军成为官府唯一的依靠。
12月14日,王錱与陈士杰集结重兵围攻郴州。何禄与李石保指挥会军坚守二十多天,直到弹尽粮绝,弃城向广东撤退。何禄在途中负伤身亡。陈士杰升任员外郎,赏戴花翎。
此后,骆秉章委任陈士杰负责湖南南路的防务。他截留桂阳州的田赋充发军饷,将乡团改为营勇,号称“广武军”,再次踏入湘军的行列。
1855年,咸丰五年(21)
王錱到此也因战功而恢复了原来的官职,不久又升为知府和道员,获赏四品封典。
由于广东清军集结了少量兵力攻打本省的红巾军,迫使红巾军北进湖南,奔向郴州和桂阳州,旁及永州,波及的范围到达耒阳。
红巾军从湖南拐入江西安福,向东北方长驱推进几百里,占领临江,和瑞州开来的石达开太平军会合,转头向西南推进几百里,攻占袁州,并包围吉安。这样一来,江西的清军与湖南隔绝,无法振作军势,清军徒有虚名。
广东天地会借此良机,北上江西,大大扩展了生存空间。首领何名标所部围攻江西南部的南康;然后撤围; 北上吉安,与石达开的部队会合。
北面的太平军大批南下,从长江下游开进湖口和九江。太平军的军锋已经指向南昌,形成了南北夹击的优势。邓仁坤连忙增募捍卫军和保卫军,加强城防戒备。
曾国藩感到江西省城兵力单薄,命令副将周凤山撤消对九江的包围,率领三千五百人南下,攻打临江和瑞州,并进占樟树镇,以保卫南昌。他自己也率领内湖水师援救临江。
101
1855年的江苏战场与安徽战场连成了一片,太平军与清军的绞杀胜负难分。但是,太平军维持了天京溯江而上武昌的通道,阻止了湘军向东部战场的推进,在战略上占据了优势。
2月17日大年初一,吉尔杭阿率部攻占上海,刘丽川于当天弃城突围,在虹桥牺牲。刘丽川的起义军没能站到洪秀全的旗帜下,始终是一个遗憾。而小刀会各帮的内讧,缩短了这次起义的寿命,刘丽川坚持了十八个月,便被清军扑灭。
接着,吉尔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