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页)
的极大注意。他认为德军侵苏在即。1941年6月13日,他打电话给斯大林,要求下达边境部队进入作战状态的命令,并实施掩护计划展开第一梯队。斯大林未采纳他的意见。
这时德军向边境大规模集结的行动已经十分明显。经斯大林同意,铁木辛哥向各军区司令员建议,以举行兵团战术演习为名,使部队向掩护计划所规定的展开地域接近。这一建议在各军区都得到执行,但是大部分炮兵部队因在靶场进行训练而未能参加这次行动。
苏德战争爆发
苏德战争爆发的前夜,1941年6月21日晚,基辅军区参谋长普尔卡耶夫向总参谋长朱可夫报告,据一名向苏军边防部队投诚的德军司务长供称,德军正在进入进攻出发地域,将于6月22日,发动进攻苏联的战争。朱可夫立即向铁木辛哥和斯大林报告。斯大林与铁木辛哥和朱可夫等高级将领分析了形势之后,同意立即命令边境军区边境部队,于当夜隐蔽占领国境筑垒地区各火力点,于次日拂晓前将全部军用飞机分散到各野战机场并予以伪装,所有部队进入战备状态,城市和目标地区实行灯火管制,等等。命令在次日零时30分下达完毕。这时距德军入侵苏联仅几个小时了。
1941年6月22日拂晓,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出动了包括荷兰、匈牙利和意大利军在内的190个师,共约550万人,4300辆坦克、47200门大饱、4980架飞机,向苏联西部发动大规模的进攻。7月9日,德军已向苏联腹地推进350至600公里。
7月10日,苏军最高统帅部改组,以斯大林为首,成员有莫洛托夫、铁木辛哥、伏罗希洛夫、布琼尼、沙波什尼科夫、朱可夫和库兹涅佐夫等入。最高统帅部决定将前线划成3个战区,伏罗希洛夫为西北战区司令,布琼尼为西南战区司令、铁木辛哥为西部战区司令兼西方方面军司令员。此时德〃中央〃集团军群的先头部队已到达斯摩棱斯克。德军的企图是,以强大突击兵团分割铁木辛哥的西方方面军,将其主力合围于斯摩棱斯克地区,然后长驱直入莫斯科。苏最高统帅部命令铁木辛哥坚决顶住德军的进攻。德〃中央〃集团军群以坦克第2、第3集团军,步兵第2、第9集团军,共29个师,在强大空中力量支援下,向斯摩棱斯克地区发起猛烈进攻。铁木辛哥在第一线只有24个师,由于兵力武器不足,未能建立纵深梯次配置,只能在防御中建立第一线配置。西方方面军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
德军进攻得手,于7月16日占领斯摩棱斯克,随即向南推进,切断了明斯克-莫斯科公路。苏军第16、第20集团军和第19集团军一部共13个师,在斯摩棱斯克地区陷入德军合围。苏军第13集团军4个师和1个机械化军在莫吉廖夫被围。
德军计划的粉碎
7月13日,铁木辛哥以左翼第21集团军发动反突击,渡过第聂伯河,夺回罗加切夫、日洛宾、并向博布鲁伊斯克挺进,袭击敌〃中央〃集团军群的南翼,牵制了德军8个师。此后,苏最高统帅部从预备队中调拨出30个师给铁木辛哥,以对德军进行反攻。从7月23日至25日,苏军从别累伊-亚尔策沃-罗斯拉夫利向斯摩棱斯克进行反击。此役虽未取得全部预期战果,但支援了被围之第16和第20集团军的突围,并牵制了大量德军,严重削弱了敌人力量。到7月底,德军步兵损失20%,坦克损失50%。德军疾进莫斯科的企图被粉碎。
8月初,希特勒将首攻莫斯科的战略目标转为首攻列宁格勒和乌克兰。德〃中央〃集团军群一部转而支援〃北方〃集团军群,另有两个集团军转向南下,插入苏西南方面军后方,从第聂伯河东岸包抄苏军,进攻基辅。德军主攻方向转移后,苏军3个方面军对斯摩棱斯克及其南北两翼发动了全线反攻,但因兵力和武器不足,未能取得胜利。从9月10日开始,苏军斯摩棱斯克一线的3个方面军同时转入防御。持续两个月的斯摩棱斯克会战暂告一段落。此役苏军失利,但也使德军遭受严重损失,歼敌25万人,牵制德军达两个月之久,为苏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此时,战役重点已转移到西南战区的乌克兰。优势德军已开始在基辅地区形成对苏西南方面军的合围。西南战区司令布琼尼元帅请求斯大林准予他撤退。斯大林不准,要求死守基辅地区,并撤消了布琼尼元帅西南战区司令的职务,转令铁木辛哥元帅接任。9月13日,铁木辛哥接管了全乌克兰苏军部队的指挥权。他立即发现德军已形成合围,局势已无法挽回。他派出西南方面军参谋长图皮科夫少将飞抵莫斯科,面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