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部分(第2/4 页)
古不灭,北疆不平,西域不归?”
“陛下英明,有陛下运筹帷幄,蒙古骑兵也好,铁木真也罢,都不过是过江之鲫,翻腾不起什么浪花的!”听着顾同充满信心的铿锵之词,以陈季常为首的文武大臣,立即站起身,恭恭敬敬的称颂道。
看着文武大臣们的战志都被激发了出来,顾同的脸上不禁多出几分笑意,不过在他的心中,却丝毫没有外表表现出来的那么自信,相反,顾同心中对于接下来已经板上钉钉的对蒙古之战的结果,却始终是难以下决断的。胜负各半,这四个字,可能最能形容他此刻的心情。其实顾同方才之所以说那些激励士气的话,是因为他不想自己影响到臣子们的心态,他需要自己的将士们对这场战争充满信心,在这层信心之下,是他一直需要保持住的冷静。
在发表了这番激奋士气的讲话之后,顾同就将其余大臣遣散,只留下陈季常,罗通、何方、张复亨四人。
陈季常、罗通、何方、张复亨见顾同面色凝重,就立刻意识到顾同接下来有重要的话对他们讲,于是一个个都正襟危坐,一脸严肃的将全部目光聚集到顾同身上。
顾同清了清嗓子,也不迟疑,直接就对四人说道:“方才说的那些话,你们从现在开始,就把它们给我忘掉,你们都是真正能够决定帝国未来走向的人,是以我希望你们可以对接下来和蒙古人的这一仗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固然,如我刚才说的,在这场战争之中,我们占有很多的优势,可是这些优势,是充满着变数的,国内很多人不希望我们打赢这场仗,国外也有很多的国家不希望我们取胜,铁木真和蒙古骑兵也不是我们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你们都是经历过战争的,也应当明白,决定一场战争的,除了正常的一些因素之外,还有一些谁也没有办法预料的变数,对蒙古之战,对我国朝事关重要,我们输不起,也不能输,是以我们要怀有谨慎之心,好好盘算,如此,才能增大取胜的把握。”
言毕,顾同就关起门,和四人开始密议征讨蒙古的事宜。
第602章 纵横,削其羽翼
心中装着目前蒙军攻伐西辽的态势图,顾同一边在心中组织语言,一边对着陈季常、罗通、何方、张复亨说道:“东征一役,我军虽然取得大胜,但是需要看到的是,几十万将士,长途远征,伤亡惨重,加上自建国前后,江南各省承担了国家建设的七八成左右的粮饷以及建设用度,江南虽然富庶,可是长此以往,百姓也难以支撑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对于蒙古来说,现在是他们的战略扩张期,但是于我大元来讲,却是一个战略困乏期。是以,在没有彻底准备好对蒙古汗国的战备力量之前,我们对于蒙古,要以束缚、拖延、骚扰、削减其力量为主,要在大战略上形成对蒙古汗国的包围,等到将来时机合适,就可以一举击溃蒙古骑兵。”
“可是陛下,如果放任蒙古军队在西辽开疆辟土,积攒实力,恐怕会养虎为患,将来说不定我军损失的会更加惨重。”想了一想,张复亨还是将心里面的想法讲了出来,在张复亨看来,与其将这场战争往后拖延,还不如一鼓作气,携着东北一战的胜利之势,将还未彻底强盛起来的蒙古汗国解决掉。
不得不说,张复亨的考虑是有一定正确性的,如果换作是一个其他的敌手,换做是西辽或者其他的势利的话,顾同一定会点头同意,但是正因为自己的对手是被称为天之骄子的成吉思汗,是曾经在马背上征服过亚欧大陆的蒙古骑兵,是以顾同不得不慎重,不得不谨慎决定这场战争。
有的时候,作战双方在参考自身的因素的同时,也应当考虑到敌人一方,此时,顾同就觉得要以自己常年征战的疲惫之兵去和兵强马壮的蒙古骑兵立即开战,无疑是不智之举。顾同有一千个一万个不能失败的理由,在以前,他只是一个边军将领,可以失败,可是现在,他贵为天子,坐拥四海,一旦失败,不用外面的敌人,就是帝国内部的势力,也能将他从皇位上拉下龙椅。内斗,远比外部战争更加的残酷。
顾同摇头否定了张复亨的看法,然后坚持己见说道:“复亨,你的话固然有道理,可是你要明白,和蒙古军队的斗争不像和咱们以前的那些敌人的作战,不管是宋人军队还是女真军队亦或是高丽军队,说到底,他们都像是没落的太阳一样,更本没有什么力度,他们的国家内部,混乱,争权夺利,**横行,军队之中,军备废弛,军队丝毫没有战斗力,可是你看看蒙古骑兵,自从铁木真掌握黄金家族之后,就率领乞颜部的战士四处征战,十三部联盟、乃蛮部、西辽、西夏‘‘‘‘‘可以说,除开在我军手中吃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