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部分(第3/4 页)
知道,我弥勒部有能够得到什么好处啊?”
段兴国回答道:“陈元帅说,只要你能够举义兵,那么你弥勒部的权益,一切照旧,部落里面的事情,晋军不会插手!”
“就这么一点吗?”阿谢面色不满,显然对于这个筹码,不是很满意。
站在一旁的耶律楚材,冷眼看着阿谢的举动,心中鄙夷的嗤笑一声,不过,脸上却不动声色的说道:“阿谢头人,答应了我们的条件,你还是你的头人,若是不然,自然会有其他人和我们合作,不过那个时候,呵呵,相信其他头人,也会对你的领地感兴趣的!”
耶律楚材没有用大兵围剿弥勒部做威胁,而是以毒攻毒,扬言用其他部落来攻打弥勒部,此招,不可谓不厉害,且是一击就中阿谢的软肋。
担心真的有其他部落和晋军勾结,战胜高观音政之后,又去清剿他的寨子,在利益面前,阿谢不得不低下头,答应了段兴国的说辞,以充作内应,帮助晋军攻打高观音政。
有了阿谢作为内应,陈季常也不打算继续陪高观音政耗着了,直接定下三日之后进攻的命令后,就让大军准备大理的最后一战。有了弥勒部作为内应,此战胜负,已然不需要担心了。
第402章 激战苍山(上)
弥勒部的头人阿谢,在段兴国和耶律楚材的黑脸红脸的说动下,怀着一颗不安之心,匆匆就星夜回到了山麓之上的蛮兵营寨。
夜色黑漆漆的,四周一片静谧,但是阿谢一丝睡意都没说,想到帮着晋军作内应这么大的一件事情,自己一家来做,定然风险多多,左思右想之下,阿谢命人找来了和弥勒部关系最为亲密的师宗部头人阿宗,甫一碰头,阿谢就悄声细语的将段兴国的话说给了阿宗,到底如何来做,他还需要一个坚定的声音来作为帮衬。
阿宗听罢,稍微一想,就低声对阿谢答道:“段皇爷弃国而降,亲近段氏的几个府州,定然也会放弃抵抗,如此,在加上晋军攻下的建昌、丽水、鹤庆三府,晋军至少控制了大理国一半以上的府县,有了这些府县作为支撑,高观音政想要依托苍山上的屯粮,将晋军耗死在苍山之下的计划必然作废,相反,段皇爷归降,对于我诸部落之兵马,定然会造成不小的打击,此消彼减之下,晋军本就强大的战斗力,难道就不能一战而摧毁我三十七部营寨?所以,和晋军继续对抗,实在不是明智的选择,阿谢头人,你觉得呢?”
阿宗的话,阿谢自然也考虑过,不过他还是有些担心晋军会在战后强势的将他们的寨落歼灭,“阿宗,你说,万一晋军不讲信用,让我们帮了忙,却又反过来灭了我们的寨落,那该怎么办呢?”
“不会的。”阿宗自信满满的说道:“汉人素来讲什么‘仁义礼智信’,况且他又是外来,想要在这片土地上站住脚,必然要多多依靠我们这些本土势力,呵呵,既然他都答应了让我们保持大理国时期的一应权利,那么就肯定不会撕破盟约的。万一他要是真的敢毁约的话,那么我诸部兵马、寨子里的民众,可不是那么好惹的!”
回想历史,阿谢也觉得阿宗说得在理,不管是汉武帝时候的唐蒙出使西南夷,还是唐朝时候对于南诏政权的扶持,莫不说明,汉人想要在这片土地上统治,那么就必须联合本土势力‘‘‘‘‘晋军,自然比不上汉唐军队厉害吧?
阿谢心中一笑,担心之处,已然放下,心思一断,他就拉拢师宗部和他一道反水,在晋军与高观音政决战的时候,倒戈一击,弃高氏而迎晋军。
阿谢的邀约,阿宗想也没想就答应了下来,这中间,不仅仅是因为师宗部和弥勒部世代友好,还有对于晋军战斗力忌惮的因素在里面。不过不管怎么说,有了师宗部的加入,势必,高观音政将会败得更惨。
暗流涌动,时间一点点的流逝,就在弥勒部和师宗部的人准备倒戈的事情的时候,定下三日后决战苍山的陈季常和晋军兵马也没有闲着。
段智祥的国书,被印发成多份,分别送到长安城和大理诸州县,同时,也为了进一步打击高观音政以及各蛮部的士气,第二日,他就命人,朝苍山山麓喊话,把段智祥的国书,一字不落的全部读给山麓的高氏兵马听,一直被晋军围堵在山麓上闭营不出的高氏本部兵马以及诸部落蛮兵,听到大理城失陷后,段智祥举国投降,瞬间,士气跌落无限,尤其是高氏本部兵马,很多人的家眷就在大理城中,想到家人生死未卜,士气低迷,可想而知。诸部落蛮兵,虽说不怎么担心自家营寨出事,可是大理段氏,数百年来的威望,到底来说,对于他们还是有着不小的影响的,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