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页)
么!因为他们才是中国的未来。有一点可以从国外借鉴:推销,你为百姓作了什么事、决定了什么,要告诉百姓,要去鼓吹,要求煽动。另外关键的一点就在于几千年的官本位给百姓、官僚造成的影响,那就是中庸,那就是特权。中国的官还没有适应市场经济,好男不作官,有水平的要么下海,要么被压迫,要么去作学问,剩下些垃圾、骗子、小人在做官。因此想作好官的人是很痛苦的,你没有同志,要想打败他们,必须更狠、更奸诈。《中华梦》里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想法,他有一个社团,吸引志同道合的大学生,然后培训,看准时机让他们进入政府。
有一个问题,当一个人处于劣势而又不得不面对强势群体时,要怎么做?是暂时随波逐流呢还是独善其身或是直接对抗?我认为不外忽几个手段,第一,了解强势群体形成地理由,了解强势群体地构成。第二,分化、离间对方势力。第三,培养、纵容强势群体内部的非主流势力,增加对方的内耗。第四,慎重对待强势群体的受害者。第五,通过引入第三方的力量打击对方某个关键的小角色,以转移强势群体注意力、打乱对方部署。第六,是不是需要尽可能麻痹对方?第七,从外部积极谨慎的寻找同盟者。第八,尽可能的控制好部分枪杠子。
魏华的情况过于巧合,真正的顺序是,要么魏华早些进入政府,他找到li合作(对魏华来说风险过大,他也不可能有这个雄心壮志)。要么魏华没有进入政府,li通过其他手段收集到大企业家族成员信息后,挑选到魏华,说服魏华加入同盟。如果魏华已进入政府,那凭他的家庭和手段,li要冒的风险太大,不太可能。
张主任那段情节不是太真,对商人而言,讲究信用和利益,如果张是个能拍板的人,那么他必须得考虑到这些问题,他肯定会从政府争取更多的利益,双方肯定需要谈好,对好口径,张才会拍板。这里的关键是,张认不认同Li的实力。一般说来,包销协议一般是和农户签的,他们与农户都要当很多风险(比如说一年后市价与合同价格导致的农户不愿卖或公司不愿收),政府出面的话,可以保证强制执行,双方都会同意(前提是说服与煽动了)。
李学之要花大量时间在各种市场、各种大小公司里。替他们解决问题,向他们请教问题,从他们提供的情况里发现问题,找到机遇。把底层群众控制住了,不怕高层跳了。就农民的经济而言,关键不在于农民如何种,在于种什么。至于县委这班人,卖李学之帐的人恐怕不多。煽动,煽动,煽动,GoGoGo
捞钱,我并不认为是一种罪过,关键是事情业务要做好。如果你创一个亿地利润,国家又没什么钱奖,贪点有什么要紧。真正可恶地是不做事的,要做事又做不好的,没创出什么利润又想捞钱的。
大有进步!有条件的话,能不能在写细点?先把情况(多个企业做调查)搞清楚,从里面选一两个重要的,蹲点,深入到一线,要改变管理制度。由于李学之管着整个县,那就可以也必须集中力量完成技术干部提出的、并被销售认可的技术改造方案,通过制度保证生产率。也可以借这把火,迫使企业完成厂务公开,迫使其改变现有的人事制度,可以下点猛药
对于水泥厂目前情况,我认为除了领导之外,一般问题出在技术方面。小水泥厂生产过程中,损耗过大,污染过大。技术上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解决,1。对立窑、球磨机进行技术改造(根本性的)2。使用自动控制系统完成给料(简单说就是控制水泥原料的配比)3。如果普通水泥饱和,可以在盈利情况下考虑生产特种水泥(比如说铺路的,彩色的等等)4。加强环保设施,可带来直接收益,
李学之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受人以鱼,而是受人以渔。不然和那些普通官员一样,蹲点时发现问题,通过上面直接解决,不肯去也不知道去发现问题的根本。动不动拿笔钱,砸晕下面的人。";比较有成就感嘛,我来了,问题自然没有了,我走了,问题又来了,这样才显得我很牛嘛,普通人搞不定!";晕死
另外有个问题,可能要考虑一下。有些犯错误的干部,其实很有能力,可以考虑带罪立功,这个可以私下斟酌解决。这么做不管对那个方面的人(企业,工人、财政、国家、李学之 )都有好处,只是有点不公平而已。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个李学之一定要做到。不犯错误的人绝大多数都是些平庸的人。张云生对刘明亮的使用,是这种思想的一个诠释:)
法院都可以如此,何况以效率和效果为目的的政府!政府考虑也只能考虑公众的利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