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部分(第1/3 页)
他们去开发海外领土根本就是开玩笑,因此朱由崧在定下了规矩凡是藩王子女都必须参加军校学习,成年之后也必须参加军队服役,服役结束之后才能够继承王位。
权力和义务应该是等同的,英国的贵族同样享有特权,但是并没有受到太多的非议,那是为什么,因此战争一起,第一批去送死的人也是他们,而朱由崧要做的就是改造这些藩王,让他们不再是米虫懒猪,而是变成誓死捍卫大明的战士。
这自然是受到了那些大臣的反对,他们对藩王都是以养猪的方式来对待的,绝对不允许他们有任何能力,但是现在朱由崧居然想要这样做,根本就是要自己给自己制造不安因素嘛!
而朱由崧却不为他们的说法所动,反正这些藩王的封地都在海外,如果他们能够在海外建立一个可以威胁大明的国家,朱由崧倒也不介意他们这样做,除了南洋那些紧邻大明的地方,海外那些殖民地,是很难长久保有的,与其让那些土著或是西洋人建立自己的国家,倒不如让华人建立自己的国家。
建立的国家,就算是暂时敌对,在国际风云变化当中,两个华人势力总是还会走到一起的,就像是英国和美国,无论是开始的英进美随,还是现代的美进英随,同为盎格鲁撒克逊人为主体的两个国家,他们的外交关系是很难打破的。
随着中国人对外界的认识增多,那种天朝上国的优越感虽然不减,不过在外交上的柔和灵活却已经开始产生作用,他们知道了世界上形形色色的国家越多,很多国家甚至有着不逊于大明的领土和人口,就比如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这种藩王贵族兵役法案刚刚提出,就被下议院通过,上议院虽然有些有爵位的人并不同意这一点,这根本就是让他们的子弟去送死,但是这些有爵位的人在上议院当中占比例也非常之少,这让他们在这个问题上根本没有发言权。
终章 我的大明
最后朱由崧还是答应了朱常洵接任帝位,因为他已经查出了,这次云梦瑶刺杀的事情,实际上就是马敏儿策划的,这个胆大包天的女人,居然勾结了白莲教来刺杀朱由崧,朱由崧虽然不再追究她的责任,不过他也明白如果朱常洵继续呆在帝位上,那么马敏儿就还会存有幻想,因此朱由崧选择了登基,年号武功,这年好已经宣告了朱由崧在武功方面的追求。
虽然皇帝连续替换,但是内阁人员却没有波动,只是在内阁当中划分了职务,首相、财相、文教大臣,并且将农业大臣、工商大臣、陆军大臣、海军大臣添加到了内阁当中,虽说内个人数增多,不过首相财相和外相才是内阁核心,这三人的权力并没有减少,反而因为内阁功能的增加而变得更加稳固。
原本朱元璋废除丞相之后,设立内阁只是资政之用,但是后来历届皇帝鲜有像朱元璋那种精力充沛的人,因此也就罢内阁变成了实际的执政部,不过总还是名不正言不顺,而现在有了宪法确立了内阁的行政权力,再加上现在内阁智能的完善,即使是皇帝变换如此勤快,仍然没有影响国家的运转,因此在民间也就是偶尔出现了一点怪话,不过已经不是主流。
朱由崧登基之后出现的两件大事,就是陕西农民起义和北方后金开始攻击叶赫部,对于方世鸿负责的辽东,朱由崧根本不用担心,不过山西农民起义却是朱由崧不得不关注的事情,虽然此时陇海铁路已经贯通,粮食转运根本不必担心,但是贪官污吏任何时代都是存在的,不过在西北大旱之时贪污,那可真是没有眼力劲了。
而起义之人的名字也很熟悉,王嘉胤,那是第一代的造反派,高迎祥王自用之辈都只能算是第二代,而真正成事的李自成张献忠都是第三代了,要是等到第三代整个大明西北都会被搅得一团糟了,幸好现在还只是造反第一代。
对西北的局势,朱由崧也是高度关注的,内阁的决议还是以抚为主,启用了杨鹤作为陕西总督来招抚这些流民起义军,但是朱由崧和议会都表示反对,招抚可以,但是杀官造反,举起反旗,已经是形成叛乱罪名了,这样的人必须受到严惩,其他百姓可以放宽处置,既然他们性情彪悍,那么就把他们移民到新设立的奴儿干都司,那里异族众多,这些人既然民风彪悍,那么也不怕吃那些异族的亏,因此双管齐下,剿抚并用,将京营掉了一个师的部队,前往西北剿灭叛乱。
京营的军队都是大明最精锐装备最先进的队伍,在他们面前,没有任何火器的起义军根本不是对手,如果不是因为国内作战,要尽量减少杀伤,动用最新的105mm和155mm加榴炮,那么早就将他们剿灭了,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