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4 页)
楚国给了这两人领地。
楚国在新王领导之下,努力建立新体制,一一肃清旧政权之余孽,被伍子胥视为仅次于平王的仇敌费无忌被杀。名门伯州犁也遭铲除,其孙伯噽因而亡命吴国。
“我们都是对楚王恨之入骨的人。”伯噽对伍子胥说。
“你怨恨的程度,或许比我深吧?”伍子胥面色凝重地说了这句话。
“没错。我怨恨的程度比你深得多。仰望承继楚王血统者的鼻息,这种事情我绝不会干的!”伯噽说罢,耸耸肩回去。
伍子胥和楚国太子建一起亡命,建于郑国被杀后,伍子胥就带着其子胜来到吴国。途中他甚至沦落为乞丐,却没有丟弃继承楚王血统的胜。
“我也不能怪伯噽有那样的想法……”伯噽回去后,伍子胥自言自语地说。
发觉一旁有人,回头时,看到一名少年站在那里。原来是胜。
“刚才的话你都听到了?”
()免费电子书下载
“是的。”少年颔首回答。
“你死去的祖父是我的仇敌,虽然已死,但我对他的仇恨未消。你是承继仇人血统的人,而我却奉养你到今日,对你疼爱有加——你知道为什么吗?”
为什么?——实际上,伍子胥自己也不知道这个答案。他是听了伯噽说的话后,才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的。不管怎样,现在绝不能惊吓胜!——因为热爱故乡,所以怨恨楚王。他用这样的场面话来应付胜。
胜却以肯定的口吻说:“我知道!你的父亲和哥哥被杀,而我的父亲也被郑国杀害!我们都是矢志报仇的人!”
胜的父亲太子建是受了晋国顷王之煽动,企图霸占郑国,却因奴才告密而被杀。
伍子胥感到战栗。
杀害你父亲的是郑国!你要对郑国报仇!他从未用这样的话教导过胜。
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胜从伍子胥身上吸取了这样的复仇之心!——此外他还有什么可以从伍子胥身上吸取呢?
吴王阖闾授兵伍子胥和伯噽前往攻打楚国,是即位后第四年的事情。
这一年,外征军只攻陷舒就回国。先王之弟曾为伐楚司令官、后来却归降楚国的烛庸和盖余,正是舒地领主。吴军将两人俘获,本来准备继续向楚都进军,却因总参谋孙武“人民疲惫,时机未熟,应暂等待”之进言而中止。
孙武乃是后来被称为“孙子”的兵法家,体察人民疲惫并且判断时机未熟,这都不是普通职业军人所能做到的。
约一百年后,孙武后裔孙膑,出仕齐国且以兵法扬名,同样被称为“孙子”。
《春秋战国——戈马钟鼓杀与盟》第二部分(9)
兵书《孙子》之著者为吴之孙武还是齐之孙膑?抑或后世之人的著作?——这是长久以来的悬案。
时机成熟。攻打楚都,正是时候!孙武下这个判断,是五年之后了。
在吴军排山倒海之势攻击之下,楚军连连溃败,楚昭王在首都未沦陷之前就已逃走。
进入楚都郢后,伍子胥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原来,他挖开已于十年前死去的平王之墓,将棺木拖到地上。
那个时代的王公棺木,都以多层厚重木板构成,并且使用大量防潮物质。近年出土的轪侯墓中两千年前的妇女,皮肤还具弹性,是人们记忆犹新的事情。棺木中,十年前被埋葬的平王,当然还是栩栩如生。
从棺木中被拖出的平王尸体,被拋到地上。
复仇者伍子胥手执皮鞭站立。他的手微微颤抖。
复仇之时刻终于来到!
父亲和兄长被杀已十六年。
啪!啪!
伍子胥使出浑身解数,挥鞭猛抽尸体。这个动作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突然,接触空气的尸体变得脆弱异常,皮肤因而破裂,灰色肉粉扬起。
鞭之三百然后已。《史记·伍子胥传》将这个情景做如此记载。
这真是令人为之鼻酸、惨不忍睹的景象。
因吴军入侵而避难山中的伍子胥挚友申包胥,听到平王尸首遭到鞭打之事后,派人对伍子胥说:“纵然天道因畏于人势而一时退避,然而总有恢复之时。天道再现时,你的暴虐行径,一定会受到处罚的。”
伍子胥对这名使者说:“请你回去后,转告申包胥这句话吧:‘日暮途远’。”
()好看的txt电子书
我的年纪已大,不能依从天道,悠然行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